請輸入搜索內容,並按回車鍵開始搜索...

卜居

屈原既放,三年不得復見。竭知盡忠而蔽障於讒。心煩慮亂,不知所從。乃往見太卜鄭詹尹曰:“餘有所疑,願因先生決之。”詹尹乃端策拂龜,曰:“君將何以教之?”
屈原曰:“吾寧悃悃款款,樸以忠乎,將送往勞來,斯無窮乎?寧誅鋤草茅以力耕乎,將遊大人以成名乎?寧正言不諱以危身乎,將從俗富貴以偷生乎?寧超然高舉以保真乎,將哫訾慄斯,喔咿儒兒,以事婦人乎?寧廉潔正直以自清乎,將突梯滑稽,如脂如韋,以潔楹乎?寧昂昂若千里之駒乎,將泛泛若水中之鳧,與波上下,偷以全吾軀乎?寧與騏驥亢軛乎,將隨駑馬之跡乎?寧與黃鵠比翼乎,將與雞鶩爭食乎?此孰吉孰兇?何去何從?世溷濁而不清:蟬翼爲重,千鈞爲輕;黃鐘譭棄,瓦釜雷鳴;讒人高張,賢士無名。吁嗟默默兮,誰知吾之廉貞!”
詹尹乃釋策而謝曰:“夫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數有所不逮,神有所不通。用君之心,行君之意。龜策誠不能知此事。”
                

詩集

註解

卜居:占卜自己該怎麼處世。卜,占卜。居,處世的方法與態度。
放:放逐。
復見:指再見到楚王。
蔽障:遮蔽、阻撓。
太卜:掌管卜筮的官。
因:憑藉。
端策:數計蓍草。端,數也。拂龜:拂去龜殼上的灰塵。
悃(kǔn)悃款款:誠實勤懇的樣子。
送往勞來:送往迎來。勞,慰勞。
大人:指達官貴人。
偷生:貪生。
超然:高超的樣子。高舉:遠走高飛。保真:保全真實的本性。
哫(zú)訾(zī):以言獻媚。慄斯:阿諛奉承狀。慄,恭謹,恭敬。斯,語助詞。
喔咿儒兒(ní):強顏歡笑的樣子。
婦人:指楚懷王的寵姬鄭袖,她與朝中重臣上官大夫等人聯合排擠饞毀屈原。
突梯:圓滑的樣子。滑(gǔ)稽(jī):一種能轉註吐酒、終日不竭的酒器,後藉以指應付無窮、善於迎合別人。
如脂如韋:謂像油脂一樣光滑,像熟牛皮一樣柔軟,善於應付環境。
潔楹:度量屋柱,順圓而轉,形容處世的圓滑隨俗。潔,借爲“絜(xié)”,《楚辭補註》引《文選》亦作“絜”。
昂昂:昂首挺胸、堂堂正正的樣子。
泛泛:漂浮不定的樣子。鳧(fú):水鳥,即野鴨。一本此字下有一“乎”字。
亢(kàng)軛(è):並駕而行。亢,同“伉”,並也。軛,車轅前端的橫木。
駑(nú)馬:劣馬。
黃鵠(hú):天鵝。
鶩(wù):鴨子。
溷(hùn)濁:骯髒、污濁。
千鈞:代表最重的東西。古制三十斤爲一鈞。
黃鐘:古樂中十二律之一,是最響最宏大的聲調。這裏指聲調合於黃鐘律的大鐘。
瓦釜(fǔ):陶製的鍋。這裏代表鄙俗音樂。
高張:指壞人氣焰囂張,趾高氣揚。
吁嗟:嘆息聲。
釋:放下。謝:辭謝,拒絕。
數:卦數。逮:及,到。

簡介

《卜居》是《楚辭》中的一篇文章。相傳爲屈原所作,而現代學者多以爲是楚國人在屈原死後爲了悼念他而記載下來的有關傳說。文章表現了當時社會的黑暗腐敗,反映了屈原的憤慨和不滿,歌頌了他堅持真理、不願同流合污的鬥爭精神。全文以屈原問卜開篇,以詹尹“釋策而謝”的答語收結,中間以連珠式的對立設問的語句貫穿,文采斐然,往復盤旋,八對設問,一以貫之,氣勢充沛,感情強烈。雖鋪陳誇飾,句式整齊,卻不板不散,亦無重複之嫌。

佳句

暫無內容

翻譯

屈原被流放後,三年不能和楚王相見。他竭盡智慧效忠國家,卻被讒言謗語把他和君王遮蔽阻隔。他心煩意亂,不知如何是好。於是去見太卜鄭詹尹問卜說:“我對有些事疑惑不解,希望通過您的占卜幫助我分析判斷。”鄭詹尹就擺正蓍草、拂去龜甲上的灰塵,問道:“先生有何見教?”
屈原說:“我寧可誠懇樸實、忠心耿耿呢,還是迎來送往、巧於逢迎而擺脫困境?寧可墾荒鋤草勤勞耕作呢,還是交遊權貴而沽名釣譽?寧可毫無隱諱地直言爲自己招禍呢,還是順從世俗貪圖富貴而苟且偷生?寧可鶴立雞羣而保持正直操守呢,還是阿諛逢迎、強顏歡笑以侍奉那位婦人?寧可廉潔正直以保持自己的清白呢,還是圓滑詭詐、油滑適俗、趨炎附勢?寧可像志行高遠的千里駒呢,還是像浮游的野鴨隨波逐流而保全自身?寧可與騏驥並駕齊驅呢,還是追隨那劣馬的足跡?寧可與天鵝比翼高飛呢,還是同雞鴨在地上爭食?上述種種,哪個是吉哪個是兇,哪個該捨棄哪個該遵從?現在的世道混濁不清:認爲蟬翼是重的,千鈞是輕的;黃鐘大呂竟遭譭棄,瓦釜陶罐卻響如雷鳴;讒佞小人囂張跋扈,賢明之士則默默無聞。唉,沉默吧,誰人能知我廉潔忠貞的心哪!”
鄭詹尹於是放下蓍草抱歉地說:“尺比寸長但也有短處,寸比尺短卻也有它的長處;世間萬物都有不完善的地方,人的智慧也有不明瞭的時候;術數有占卜不到的事情,天神也有難解之理。您還是按照自己的心志,實行自己的主張吧。龜殼蓍草實在無法知道這些事啊!”

評價

宋代朱熹《楚辭集註》:“屈原哀憫當世之人習安邪佞、違背正直,故陽爲不知二者之是非可否,而將假蓍龜以決之,遂爲此詞,發其取捨之端,以警世俗。”
明代王世貞《藝苑卮言》:“《卜居》《漁父》便是赤壁諸公作俑,作法於諒,令人永概。”
明代許學夷《詩源辨體》:“屈原《卜居》,思若湧泉,文如貫珠,妙不容言。”

評論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