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輸入搜索內容,並按回車鍵開始搜索...

隨園食單 · 飯粥單

粥飯本也,餘菜末也。本立而道生。作《飯粥單》。
【飯】
王莽雲:“鹽者,百餚之將。”餘則曰:“飯者,百味之本。”《詩》稱:“釋之溲溲,蒸之浮浮。”是古人亦喫蒸飯。然終嫌米汁不在飯中。善煮飯者,雖煮如蒸,依舊顆粒分明,入口軟糯。其訣有四:一要米好,或“香稻”,或“冬霜”,或“晚米”,或“觀音秈”,或“桃花秈”,春之極熟,黴天風攤播之,不使惹黴發疹。一要善淘,淘米時不惜工夫,用手揉擦,使水從籮中淋出,竟成清水,無復米色。一要用火先武后文,悶起得宜。一要相米放水,不多不少,燥溼得宜。往往見富貴人家,講菜不講飯,逐末忘本,真爲可笑。餘不喜湯澆飯,惡失飯之本味故也。湯果佳,寧一口吃湯,一口吃飯,分前後食之,方兩全其美。不得已,則用茶、用開水淘之,猶不奪飯之正味。飯之甘,在百味之上,知味者,遇好飯不必用菜。
【粥】
見水不見米,非粥也;見米不見水,非粥也。必使水米融洽,柔膩如一,而後謂之粥。尹文端公曰:“寧人等粥,毋粥等人。”此真名言,防停頓而味變湯幹故也。近有爲鴨粥者,入以葷腥;爲八寶粥者,入以果品,俱失粥之正味。不得已,則夏用綠豆,冬用黍米,以五穀入五穀,尚屬不妨。餘常食於某觀察家,諸菜尚可,而飯粥粗糲,勉強嚥下,歸而大病。嘗戲語人曰:“此是五臟神暴落難。”是故自禁受不得。
                

詩集

註解

暫無內容

簡介

暫無內容

佳句

暫無內容

翻譯

對於飲食來說,粥飯是根本,其他的菜都在其次。根本確立起來了,各種法則也就相應確立起來了。寫作《飯粥單》一章。
【飯】
王莽曾說過:“鹽是所有菜的將領。”我卻要說:“飯是所有食物的根本。”《詩經》中記載了古人做飯時的場景:“淘米的聲音溲溲響,蒸飯時熱氣騰騰。”可見古人也是喫蒸飯的,只是終究還是嫌米汁不在飯中。善於煮飯的人做的飯,雖然是用煮的,卻和蒸的一樣,顆粒分明,入口感覺又軟又黏。其訣竅有四點:第一是要用好米,可以用香稻米、冬霜米、晚米、觀音秈,或者桃花秈。要將米舂乾淨,梅雨時節要將米攤開,讓風把米中的溼氣吹走,不要讓米發黴變質。第二是要仔細淘米,淘米時不要怕浪費工夫,反覆用手揉搓,要淘到讓淘米水變成清水,沒有一點米色爲止。第三是要掌握好火候,先用猛火再用文火,燜的時間和起鍋的時間要掌握好。第四是放水要得當,要放得不多不少,使米飯乾溼適中。往往會看到有些富貴人家,只對菜很講究,對飯則比較馬虎,這是在捨本逐末,真是可笑。我不太喜歡把湯澆到飯上喫,因爲這樣喫會使米飯本來的美味喪失。如果湯真的很好,那我寧可一邊喝湯一邊喫飯,湯和飯分開前後喫纔是兩全其美。不得已時,就用茶或開水淘飯,才不至於使飯的本味喪失。米飯的甘美,在其他食物之上,懂得品味飯的美味的人,遇到好喫的飯連菜都不想喫了。
【粥】
只見水不見米,不算是粥;只見米不見水,也不算是粥。做粥必須要使水和米融爲一體,喫起來又柔又膩,這樣纔算是真正的粥。尹文端公曾說:“寧可使人等着粥出鍋,也不要使粥出鍋後放着等人喫。”這句話簡直是真理,因爲粥放久了味就變了,湯也會變幹。近來有人做鴨肉粥,將有腥味的鴨肉放入粥中,也有人在做八寶粥時放入果品,這都會使粥失去它的本味。不得不往粥中放東西時,那麼就在夏天放綠豆,冬天放黍米,將五穀放入五穀中,並沒有什麼大礙。我曾到某觀察家喫飯,各種菜都還算可口,只是飯粥比較粗糙,勉強下嚥,回家就生了場大病。我曾對人開玩笑說:這是我五臟的保護神們落難了,所以自己受不了。

評價

暫無內容

評論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