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輸入搜索內容,並按回車鍵開始搜索...

孟子 · 第三卷 · 公孫丑上 · 第九節

孟子曰:“伯夷,非其君不事,非其友不友。不立於惡人之朝,不與惡人言。立於惡人之朝,與惡人言,如以朝衣朝冠坐於塗炭。推惡惡之心,思與鄉人立,其冠不正,望望然去之,若將浼焉。是故諸侯雖有善其辭命而至者,不受也。不受也者,是亦不屑就已。柳下惠,不羞污君,不卑小官。進不隱賢,必以其道。遺佚而不怨,阨窮而不憫。故曰:‘爾爲爾,我爲我,雖袒裼裸裎於我側,爾焉能浼我哉?’故由由然與之偕而不自失焉,援而止之而止。援而止之而止者,是亦不屑去已。”
孟子曰:“伯夷隘,柳下惠不恭。隘與不恭,君子不由也。”
                

詩集

註解

伯夷:周時孤竹君的長子,與其弟叔齊因反對武王伐紂,隱居於首陽山,采薇而食,餓死。
思:語助詞,無義。
望望然:羞愧的樣子。浼(měi):污,骯髒。
不屑:不以……爲潔。屑,潔。
柳下惠:春秋時魯國大夫,姓展名禽,字季。
遺佚:指被棄不用。佚,隱遁,不爲世用。阨(è)窮:困窮。憫:憂愁。
袒(tǎn)裼(xī)裸(luǒ)裎(chéng):赤身露體之意。
由:行,做。

簡介

暫無內容

佳句

  • 隘與不恭,君子不由也。

翻譯

孟子說:“伯夷(這個人),不是他敬仰的君主,不去侍奉;不是他中意的朋友,不去結交。不在有壞人的朝廷做官,不同壞人講話。在有壞人的朝廷做官,同壞人講話,就像穿着上朝的禮服,戴着上朝的禮帽坐在泥土和炭灰上一樣。他把厭惡壞人的心情擴充開來,於是,同鄉下人站在一起,假如那人帽子不正,他就羞愧地避開,好像會弄髒了自己似的。因此諸侯王儘管有好言好語來請他做官,他也不接受。他不接受,這是因爲他以爲接近他們就不乾淨了。柳下惠不以侍奉污濁的君主爲羞愧,不以當小官爲卑微,入朝做官,不隱藏他的賢能,一定依照他的原則辦事;被棄不用,他不埋怨,處境困窮,他不發愁。所以他說:‘你是你,我是我,即使在我身邊赤身裸體,你怎麼能玷污我呢?’因此他能高高興興地與任何人相處而不喪失自己,讓他留下他就留下。讓他留下他就留下,這是因爲他不把避開當作高潔。”孟子又說:“伯夷氣量小,柳下惠不嚴肅。氣量小和不嚴肅,君子是不效仿的呀。”

評價

暫無內容

評論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