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輸入搜索內容,並按回車鍵開始搜索...

孟子 · 第七卷 · 離婁上 · 第八節

孟子曰:“不仁者可與言哉?安其危而利其菑,樂其所以亡者。不仁而可與言,則何亡國敗家之有?有孺子歌曰:‘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我足。’孔子曰:‘小子聽之!清斯濯纓,濁斯濯足矣,自取之也。’夫人必自侮,然後人侮之;家必自毀,而後人毀之;國必自伐,而後人伐之。太甲曰:‘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活。’此之謂也。”
                

詩集

註解

菑(zāi):同“災”。
滄浪:河名,即漢水。纓:系在頸下的帽帶。
滄浪四句:上古流傳的民謠。
太甲:《尚書》篇名。

簡介

暫無內容

佳句

  • 夫人必自侮,然後人侮之;家必自毀,而後人毀之;國必自伐,而後人伐之。

翻譯

孟子說:“不仁的人可以同他談論仁道嗎?別人有危險,他安然不動,別人遭了災,他卻趁火打劫,高興於別人所遭受的慘禍。不仁的人如果可以同他談論仁道,那還會有亡國敗家的事嗎?有個小孩子唱道:‘滄浪的水清呀,可以洗我的帽纓;滄浪的水濁呀,可以洗我的雙腳。’孔子說:‘弟子們聽着!清呢,就洗帽纓;濁呢,就洗雙腳。這都取決於水本身啊。’人一定先是有自取侮辱的原因,然後別人才侮辱他;家一定先是有自毀的原因,然後別人才毀掉它;國一定先是有自己招來攻伐的原因,然後別人才攻伐它。《太甲》說:‘天降的災難還可以躲避,自找的災難那可活不了。’說的就是這個意思。”

評價

暫無內容

評論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