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集
註解
壙(kuàng):同“曠”,曠野。 獺(tǎ):獸名,喜食魚。 爵:同“雀”。鸇(zhān):猛禽,喜食雀。 艾:艾草。治病用的艾草,乾的時間越長越管用,因此用“三年之艾”爲喻,意謂如果平時不準備,則難以立刻得到。 指《詩經·大雅·桑柔》篇。 其:指朝內君臣。淑:好。載:語首助詞,無義。胥:相互。及溺:至於沉溺。
簡介
暫無內容
佳句
- 苟不志於仁,終身憂辱,以陷於死亡。
- 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與之聚之,所惡勿施爾也。
翻譯
孟子說:“桀、紂喪失天下,是因爲失去老百姓的支持。失去支持,是因爲失去了民心。得天下有辦法:得到老百姓的支持就能得天下。得到老百姓的支持有辦法:得民心,就能得到老百姓支持。得民心有辦法:他們想要的,就給他們聚積起來;他們所厭惡的,不要強加給他們。老百姓歸服仁政,就像水往下流,野獸往曠野跑。因此,爲深池把魚趕來的,是水獺;爲森林把鳥雀趕來的,是猛鷹;爲商湯、周武王把老百姓趕來的,是桀和紂。 “當今天下君王如果有愛仁德的,那麼,各國諸侯都在爲他驅趕百姓。即使不想統一天下,也辦不到。當今想統一天下的,卻像生了七年病的人要得到幹了三年的艾草。如果不積蓄,是終身得不到的。如果不立志於仁德,是要終身憂患、受辱,以至於死亡的。《詩經》說:‘他們哪能變好,只能同歸於盡。’說的就是這個意思。”
評價
暫無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