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 · 第九卷 · 萬章上 · 第四節
鹹丘蒙問曰:“語云:‘盛德之士,君不得而臣,父不得而子。’舜南面而立,堯帥諸侯北面而朝之,瞽瞍亦北面而朝之。舜見瞽瞍,其容有蹙。孔子曰:‘於斯時也,天下殆哉,岌岌乎!’不識此語誠然乎哉?” 孟子曰:“否。此非君子之言,齊東野人之語也。堯老而舜攝也。堯典曰:‘二十有八載,放勳乃徂落,百姓如喪考妣,三年,四海遏密八音。’孔子曰:‘天無二日,民無二王。’舜既爲天子矣,又帥天下諸侯以爲堯三年喪,是二天子矣。” 鹹丘蒙曰:“舜之不臣堯,則吾既得聞命矣。詩云:‘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而舜既爲天子矣,敢問瞽瞍之非臣,如何?”曰:“是詩也,非是之謂也;勞於王事,而不得養父母也。曰:‘此莫非王事,我獨賢勞也。’故說詩者,不以文害辭,不以辭害志。以意逆志,是爲得之。如以辭而已矣,雲漢之詩曰:‘周餘黎民,靡有孑遺。’信斯言也,是周無遺民也。孝子之至,莫大乎尊親;尊親之至,莫大乎以天下養。爲天子父,尊之至也;以天下養,養之至也。詩曰:‘永言孝思,孝思維則。’此之謂也。書曰:‘只載見瞽瞍,夔夔齊慄,瞽瞍亦允若。’是爲父不得而子也。”
詩集
註解
鹹丘蒙:孟子弟子。 蹙(cù):不安。 《堯典》曰:以下數句在今本《尚書·舜典》。今本《舜典》與《堯典》本是一篇。 二十有八載:指舜攝政後的二十八年。有,通“又”。放勳:堯。徂(cú)落:同“殂落”,死亡。考妣(bǐ):父母。 遏:停止。密:無聲。八音:指金、石、絲、竹、匏、土、革、木八種樂器。 “普天之下”四句,見《詩經·小雅·北山》。 賢勞:辛勞,勞苦;賢,勞。 逆:揣測。 《雲漢》:《詩經·大雅·雲漢》。 靡(mǐ)有:沒有。孑(jié)遺:遺留。“周餘”二句,是形容災難深重,多有死亡。 孝思:孝心。維則:作爲行動的準則。引詩見《詩經·大雅·下武》。 指《尚書·大禹謨》篇。 祗(zhī):敬。載:事。夔夔(kuíkuí)齋慄:因謹慎而戰慄的樣子。允若:順從。
簡介
暫無內容
佳句
- 孝子之至,莫大乎尊親;尊親之至,莫大乎以天下養。
- 不以文害辭,不以辭害志。
翻譯
鹹丘蒙問道:“常言說:‘道德最高的人,君主不得以他爲臣,父親不得以他爲子。’舜向南站立,堯帶領諸侯向北朝覲他,瞽瞍也向北朝覲他。舜見到瞽瞍,面有不安之色。孔子說:‘在這個時候啊,天下岌岌可危啊!’不知道這話是真的嗎?” 孟子說:“不是。這不是君子的話,是齊東野人的話。堯年老時,舜代他管理政務。《堯典》說:‘過了二十八年後,堯死了,老百姓好像死了父母,服喪三年間,四海之內停止了一切音樂。’孔子說:‘天上沒有兩個太陽,百姓沒有兩個君王。’如果舜在堯死前做了天子,又帶領天下諸侯爲堯服喪三年,這就是同時有兩個君王了。” 鹹丘蒙說:“舜不以堯爲臣,我懂得您的教誨了。《詩經》說:‘整個天下,沒有一塊土地不是王的土地;從陸地到海濱,沒有一個人不是王的臣民。’而舜既已經做了君王,瞽瞍卻還不是他的臣民,請問這是怎麼回事呢?” 孟子說:“這詩講的不是這個意思,詩裏說的是詩歌裏的人物爲王的公事而辛勞,卻不能夠奉養父母。他說:‘這些事沒有一件不是王的公事,卻只有我一人辛勤勞苦。’所以講詩的人,不要憑個別文字歪曲了詞句,不要憑個別詞句歪曲了本意。用自己的體會揣度詩人的本意,這纔對了。如果只是憑藉詞句,《雲漢》詩裏說:‘周朝剩餘的老百姓,沒有一個遺留在世。’假如相信這話,那麼周朝是一個人都沒有留下了。孝子的極至,沒有比尊敬雙親更高的;尊敬雙親的極至,沒有比用整個天下來奉養他們更高的。身爲天子的父親,是尊貴至極的,舜用天下來奉養,可說是奉養的極至。《詩經》上又說:‘永遠保持孝心,孝心是天下的準則。’說的就是這個意思。《尚書》說:‘恭恭敬敬來見瞽瞍,態度謹慎而恐懼,瞽瞍也確實順理而行了。’這難道是父親不能以他爲子嗎?”
評價
暫無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