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輸入搜索內容,並按回車鍵開始搜索...

孟子 · 第九卷 · 萬章上 · 第九節

萬章問曰:“或曰:‘百里奚自鬻於秦養牲者,五羊之皮,食牛,以要秦穆公。’信乎?”
孟子曰:“否,不然。好事者爲之也。百里奚,虞人也。晉人以垂棘之璧與屈產之乘,假道於虞以伐虢。宮之奇諫,百里奚不諫。知虞公之不可諫而去,之秦,年已七十矣,曾不知以食牛幹秦穆公之爲污也,可謂智乎?不可諫而不諫,可謂不智乎?知虞公之將亡而先去之,不可謂不智也。時舉於秦,知穆公之可與有行也而相之,可謂不智乎?相秦而顯其君於天下,可傳於後世,不賢而能之乎?自鬻以成其君,鄉黨自好者不爲,而謂賢者爲之乎?”
                

詩集

註解

百里奚:一說姓百,名裏,字奚,原爲虞國人,虞亡後作秦國的大夫。鬻(yù):賣。
食:同“飼”。要:接近。
虞:國名,在今山西平陸東北。
垂棘(chuí jí):晉國地名,產美玉。屈:晉國地名,產良馬。乘:四匹馬。虢(guó):國名,在今山西平陸縣北,公元前655年爲晉所滅。
宮之奇:虞國賢臣。
曾:乃,竟。污:骯髒之事。

簡介

暫無內容

佳句

暫無內容

翻譯

萬章問道:“有人說:‘百里奚用五張羊皮的價錢和爲人餵牛的條件,把自己賣給秦國養牲畜的人,(以此尋求機會)向秦穆公求職。’可信嗎?”
孟子說:“不,不是這樣。這是好事者編出來的。百里奚,是虞國人。晉國人用垂棘的玉璧和屈地所產的四匹馬爲代價,向虞國借路,要去攻打虢國。宮之奇向虞國的國君諫阻,百里奚不諫阻。他知道虞國國君不會接受諫議,因而離開虞國,到秦國去,那時他已經七十歲了,竟不懂得通過爲人餵牛來向秦穆公求職是污濁的,可以叫明智嗎?但他卻是知道不可提出諫議就不諫議,這可以叫不明智嗎?知道虞國將要滅亡而提前離開虞國,也不能叫不明智。當時他在秦國被提拔,就知道秦穆公有所作爲,因而輔佐他,這可以叫不明智嗎?輔佐秦國而使其君主名揚天下,足以流傳於後世,不賢的人能辦到嗎?賣掉自己來成就他的君主,鄉里潔身自好的人都不幹,竟說賢者肯幹嗎?”

評價

暫無內容

評論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