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村詩話》:此篇(按指《客至》)若戲效元白體者。
《唐詩歸》:鍾雲:二語嚴,門無雜賓,意在言外矣(“花徑不曾”二句下)。譚雲:“肯與”二字形容貴客豪賓,入妙(“肯與鄰翁”二句下)。
《唐詩援》:天然風韻,不煩塗抹。
《唐詩鏡》:村樸趣,村樸語。
《唐詩摘鈔》:經時無客過,日日有鷗來。語中雖見寂寞,意內愈形高曠。前半見空谷足音之喜,後半見貧家真率之趣。
《初白庵詩評》:自始至末,蟬聯不斷,七律得此,有掉臂遊行之樂。
《義門讀書記》:反打開去,惟公能之,《賓至》起相似。風雨則思友,況經春積水繞舍,日惟鷗鷺羣乎?極寫不至,則“喜”字溢發紙上矣(“舍南舍北”二句下)。
《繭齋詩談》:一、二言無人來也。三、四是敬客意。五、六是待客具。每句含三層意,人卻不覺,煉力到也。七、八又商量得妙。如書法之有中鋒,最當臨摹。
《唐宋詩醇》:朱瀚雲:首句用“在水一方”詩意。次句用“漁翁狎鷗”故事。
《讀杜心解》:首聯興起,次聯流水入題,三聯使“至”字足意,至則須款也。末聯就“客”字生情,客則須陪也。
《杜詩鏡銓》:邵雲:超脫有真趣。陳秋田雲:賓是貴介之賓,客是相知之客,與前《賓至》首各見用意所在。
《唐詩歸折衷》:唐雲:前篇《賓至》以氣骨勝,此以風韻勝。吳敬夫雲:臨文命意,如匠石呈材,《早朝》必取高華,《客至》不妨樸野。昔人評杜詩,謂如周公製作,鉅細鹹備,以此也。
《唐七律雋》:只家常話耳。不見深艱作意之語,而有天然真致。與《賓至》詩同一格,而《賓至》猶有作意語;雖開元、白一派,而元、白一生,何曾得此妙境!
《唐詩偶評》:極寫不至,則喜意溢發紙上矣。市遠家貧,惟恐我喜之無以將也。
《近體秋陽》:無意爲詩,率然而成。卻增損一意不得,顛倒一句不得,變易一字不得。此等構結,淺人既不辨,深人又不肯,非子美,吾誰與歸!
《聞鶴軒初盛唐近體讀本》:評:首二句是《三百篇》即所見以起興,反興法也。三、四開合瞭然,五、六直率。近人學杜,但襲此種,便失少陵真面目矣!落句作致,在着“隔籬呼取”字。
《讀杜私言》:《賓至》、《客至》二首,別有機抒,自成經緯。
《杜詩集評》:朱彝尊雲:起二句妙極天趣。
《歷代詩法》:詩人蕩然謙厚之意,見於言外。
《唐宋詩舉要》:層層反跌,一句到題,自然得勢(“蓬門今始”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