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輸入搜索內容,並按回車鍵開始搜索...

菩薩蠻

平林漠漠煙如織,寒山一帶傷心碧。暝色入高樓,有人樓上愁。
玉階空佇立,宿鳥歸飛急。何處是歸程,長亭更短亭。
                

詩集

註解

菩薩蠻:唐教坊曲名。又名《菩薩篁》、《重疊金》、《花間意》、《梅花句》等。《杜陽雜編》說:「大中初,女蠻國入貢,危髻金冠,瓔珞被體,號爲菩薩蠻,當時倡優遂制《菩薩蠻曲》,文士亦往往聲其詞。」後來,《菩薩蠻》便成了詞人用以填詞的詞牌。但據《教坊記》載開元年間已有此曲名。到底孰是,今不可考。
平林:平原上的林木。《詩·小雅·車舝》:「依彼平林,有集維鷮。」毛傳:「平林,林木之在平地者也。」
漠漠:迷濛貌。
煙如織:暮煙濃密。
傷心:極甚之辭。愁苦、歡快均可言傷心。此處極言暮山之青。
暝色:夜色。
玉階:玉砌的臺階。這裏泛指華美潔淨的臺階。
佇(zhù)立:長時間地站着等候。謝玄暉《秋夜》詩:「夜夜空佇立。」
歸:一作「回」。
長亭更短亭:一作「長亭連短亭」,古代設在路邊供行人休歇的亭舍。庾開府《哀江南賦》雲:「十里五里,長亭短亭。」說明當時每隔十里設一長亭,五里設一短亭。亭,《釋名·卷五》:「亭,停也,人所停集也。」

簡介

此詞是唐宋五代詞中的最爲膾炙人口的作品之一,一說爲唐代詩人李太白所作,然雙調詞形式在晚唐時才由溫庭筠等文人摸索而出,盛唐的李白卻早已如此嫺熟運用,於理不通,因此此詞實際作者一直備受質疑。加之此詞未見於唐代載籍,直到宋《尊前集》方出,因此較爲主要的一種說法認爲此詞至早爲晚唐五代的蜀人作品,假託李白而已。這首詞在藝術層次上頗有水平,寫的是深秋暮色之景,全詞都浸染在一種愁情離緒之中。其結構呈網狀,情景交織,句與句之間緊密相扣,各句間含義也相互交織,創造了一個渾然天成的意境。此詞受到古人很高的評價,與《憶秦娥·簫聲咽》一起被譽爲「百代詞曲之祖」。

佳句

  • 平林漠漠煙如織,寒山一帶傷心碧。
  • 玉階空佇立,宿鳥歸飛急。
  • 何處是歸程,長亭更短亭。
  • 暝色入高樓,有人樓上愁。

翻譯

遠處舒展的樹林煙霧漾瀠,好像紡織物一般,秋寒的山色宛如衣帶,觸目傷心的碧綠。暮色進了高高的閨樓,有人正在樓上獨自憂愁。
玉石的臺階上,徒然侍立盼望。那回巢的鳥兒,在歸心催促下急急飛翔。哪裏是我返回的路程?過了長亭接着短亭。

評價

暫無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