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輸入搜索內容,並按回車鍵開始搜索...

省試湘靈鼓瑟

善鼓雲和瑟,常聞帝子靈。
馮夷空自舞,楚客不堪聽。
苦調悽金石,清音入杳冥。
蒼梧來怨慕,白芷動芳馨。
流水傳瀟浦,悲風過洞庭。
曲終人不見,江上數峯青。
                

詩集

暫無內容

註解

省試:唐時各州縣貢士到京師由尚書省的禮部主試,通稱省試。
鼓:一作“拊”。雲和瑟:雲和,古山名。《周禮·春官大司樂》:“雲和之琴瑟。”
帝子:屈原《九歌》:“帝子降兮北渚。”注者多認爲帝子是堯女,即舜妻。
馮(píng)夷:傳說中的河神名。見《後漢書·張衡傳》注。空:一作“徒”。
楚客:指屈原,一說指遠遊的旅人。
金:指鍾類樂器。石:指磬類樂器。
杳冥:遙遠的地方。
蒼梧:山名,今湖南寧遠縣境,又稱九嶷,傳說舜帝南巡,崩於蒼梧,此代指舜帝之靈。來:一作“成”。
白芷:傘形科草本植物,高四尺餘,夏日開小白花。
瀟浦:一作“湘浦”,一作“瀟湘”。
人不見:點靈字。
江上數峯青:點湘字。

簡介

這首詩爲錢起唐玄宗天寶十載(751年)參加省試時所作。省試詩限定了題目和內容,又對聲韻要求十分苛嚴,此類詩鮮有傳誦人口的佳作。不過,有的作者善於“戴着鐐銬跳舞”,往往能夠即席發揮,寫出傳誦不衰的好詩來。錢起這首《省試湘靈鼓瑟》,就是一首千古稱賞的名篇。
此詩既緊扣題旨,又能馳騁想象,天上人間,幻想現實,無形的樂聲得到有形的表現。全詩通過曾聽、客聽、遠近聽、蒼梧怨、水風悲等多層次多角度的描寫,形象地再現了娥皇和女英尋夫不遇鼓瑟所彈奏的苦調清音,生動地表現了二妃對愛情生死不渝的忠貞和對駕崩於蒼梧的舜帝的哀怨和思慕之情,成爲公認的試帖詩範本。
結尾兩句如橫空出世,堪稱“絕唱”,但同時又是構成全篇整體的關鍵一環。詩的前面大部分篇幅都是運用想象的畫面着力抒寫湘水女神的哀怨之情,結尾一筆跳開,描寫曲終人散之後,畫面上只有一川江水,幾峯青山。這極其省淨明麗的畫面,給讀者留下了思索回味的廣闊空間:或許湘靈的哀怨之情已融入了湘江綿綿不斷的流水,或許湘靈美麗的倩影已化成了江上偶露崢嶸的數峯青山,或許湘靈和大自然熔爲一體,年年歲歲給後人講述她那悽豔動人的故事,或許湘靈的瑟聲伴着湘江流水歌吟,永遠給人們留下神奇美妙的遐想。這一切的一切,都盡在不言之中了。

佳句

  • 苦調悽金石,清音入杳冥。
  • 流水傳瀟浦,悲風過洞庭。
  • 曲終人不見,江上數峯青。

翻譯

常常聽說湘水的神靈,善於彈奏雲和之瑟。美妙的樂曲使得河神馮夷聞之起舞,而遠遊的旅人卻不忍卒聽。那深沉哀怨的曲調,連堅硬的金石都爲之感動、悲傷;那清亮高亢的樂音,穿透力是那樣強勁,一直飛向那高遠無垠的地方。當如此美妙的樂曲傳到蒼梧之野時,連安息在九嶷山上的舜帝之靈也爲之感動,生出抱怨思慕之情;而生長在蒼梧一帶的白芷,在樂曲的感召之下,也吐出了更多的芬芳。樂聲順着流水傳到湘江,化作悲風飛過了浩渺的洞庭湖。曲終聲寂,卻沒有看見鼓瑟的湘水女神,江上煙氣消散,露出幾座山峯,山色蒼翠迷人。

評價

《舊唐書·錢徽傳》:(錢)起能五言詩。初從鄉薦,寄家江湖,嘗於客舍月夜獨吟,遽聞人吟於庭曰:“曲終人不見,江上數峯青”。起愕然,攝衣視之,無所見矣,以爲鬼怪,而志其一十字。起就試之年,李所試《湘靈鼓瑟》詩題中有“青”字,起即以鬼謠十字爲落句,煒深嘉之,稱爲絕唱。
《韻語陽秋》:唐朝人士以詩名者甚衆,往往因一篇之善,一句之工,名公先達爲之遊談延譽,遂至聲聞四馳。“曲終人不見,江上數峯青”。錢起以是得名。
《增訂評註唐詩正聲》:郭雲:餘亦常調,只末二語杳渺,咀味不盡。
《唐詩分類繩尺》:通篇大雅,一結信乎神助!
《唐風懷》:孫月絳曰:風致超脫,然體格卻最穩密。
《五朝詩善鳴集》:真神助語,湘靈有靈。
《增訂唐詩摘鈔》:結自有神助,亦先有“湘浦”、“洞庭”二句,故接“曲終”、“江上”,覺縹緲超曠,雲煙萬狀,吾謂此四句皆神助也。至“流水”、“悲風”,原系曲名,緊接“曲終”,真是神來之筆。
《唐人試帖》:承點屈平一句,亦補題法(“楚客”句下)。
《圍爐詩話》:錢起亦天寶人,而《湘靈鼓瑟》詩,雖甚佳而氣象蕭瑟。
《而庵說唐詩》:落句真是絕調,主司讀至此,嘆有神助。
《大曆詩略》:題境惝恍,非此杳渺之音不稱。
《網師園唐詩箋》:曲與人與地膠粘入妙。末二句遠韻悠然。
《唐詩近體》:結得縹緲不盡。
《唐詩五言排律》:先虛描二句,即點明題之來歷,最工穩(首四句下)。結得渺然,題境方盡。“曲終”非專指既終後說,蓋謂自始至終,究竟但聞其聲未見其形,正不知於何來於何往,一片蒼茫,杳然極目而已。題外映襯,乃得題妙,此爲入神之技。

評論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