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集
註解
走馬川:即車爾成河,又名左未河,在今新疆境內。 行:詩歌的一種體裁。 封大夫:即封常清,唐朝將領,蒲州猗氏人,以軍功擢安西副大都護、安西四鎮節度副大使、知節度事,後又陞任北庭都護,持節安西節度使。 西征:一般認爲是出征播仙。 走馬川行雪海邊:一作「走馬滄海邊」。 雪海:在天山主峯與伊塞克湖之間。 輪臺:地名,在今新疆米泉境內。 匈奴:泛指西域遊牧民族。 金山:指今新疆烏魯木齊東面的博格多山。 漢家:唐代詩人多以漢代唐。 戈相撥:兵器互相撞擊。 五花連錢:五花,連錢指馬斑駁的毛色。 草檄(xí):起草討伐敵軍的文告。 短兵:指刀劍一類武器。 車師:爲唐北庭都護府治所庭州,今新疆烏魯木齊東北。蘅塘退士本作「軍師」。 佇:久立,此處作等待解。 獻捷:獻上賀捷詩章。
簡介
此詩作於唐玄宗天寶十三載(西元七五四年)或天寶十四載(西元七五五年),當時岑嘉州擔任安西北庭節度使判官。這期間,封常清曾幾次出兵作戰。岑嘉州對當時征戰的艱苦、勝利的歡樂,都有比較深的體會,曾經寫了不少詩歌來反映。這是岑嘉州封常清出兵西征而創作的送行詩,與《輪臺歌奉送封大夫出師西征》係同一時期、爲同一事件、饋贈同一對象之作。 此詩抓住有邊地特徵的景物來狀寫環境的艱險,從而襯托士卒們大無畏的英雄氣概。開頭極力渲染環境惡劣、風沙遮天蔽日;接着寫匈奴藉草黃馬壯之機入侵,而封將軍不畏天寒地凍、嚴陣以待;最後寫敵軍聞風喪膽,預祝唐軍凱旋。詩雖敘征戰,卻以敘寒冷爲主,暗示冒雪征戰之偉功。語句豪爽,如風發泉湧,真實動人。全詩句句用韻,三句一轉,節奏急切有力,激越豪壯,別具一格。
佳句
- 君不見,走馬川行雪海邊,平沙莽莽黃入天。
- 輪臺九月風夜吼,一川碎石大如鬥,隨風滿地石亂走。
- 將軍金甲夜不脫,半夜軍行戈相撥,風頭如刀面如割。
- 馬毛帶雪汗氣蒸,五花連錢旋作冰,幕中草檄硯水凝。
翻譯
您難道不曾看見嗎?那遼闊的走馬川緊靠着雪海邊緣,茫茫無邊的黃沙連接雲天。 輪臺九月整夜裏狂風怒號,走馬川的碎石塊塊大如鬥,狂風吹得斗大亂石滿地走。 這時匈奴牧草繁茂軍馬肥,侵入金山西面煙塵滾滾飛,漢家的大將率兵開始徵西。 將軍身著鎧甲夜裏也不脫,半夜行軍戈矛彼此相碰撞,凜冽寒風吹到臉上如刀割。 馬毛掛着雪花還汗氣蒸騰,五花馬的身上轉眼結成冰,營幕中寫檄文硯墨也凍凝。 敵軍聽到大軍出征應膽驚,料他不敢與我們短兵相接,我就在車師西門等待報捷。
評價
《唐賢三昧集箋註》:第一解二句,餘皆三句一解,格法甚奇。「大如鬥」者尚謂之「碎石」,是極寫風勢,此見用字之訣。奇句,亦是用字之妙(「馬毛帶雪」二句下)。其精悍處似獨闢一面目,杜亦未有此。老杜《飲中八仙歌》中,多甲三句一解而不換韻,此首六解換韻,平仄互用,別自一奇格也。 《唐詩別裁》:勢險節短。句句用韻,三句一轉、此《嶧山碑》文法也,《唐中興頌》亦然。 《網師園唐詩箋》:奇景以奇結狀出(「一川碎石」句下)。險絕怕絕,中夜讀之,毛髮豎起。逐句用韻,每三句一轉,促節危弦,無詰屈贅牙之病,嘉州之所以頡頏李、杜,而超出於樊宗師、盧仝輩也。 《唐賢清雅集》:纔作起筆,忽然陡插「風吼」、「石走」三句,最奇。下略平敘舒其氣,複用「馬毛帶雪」三句,跌蕩一番。急以促節收住,微見頌揚,神完氣固。謀篇之妙,與《白雪歌》同工異曲,三句一轉都用韻,是一格。 《昭昧詹言》:奇才奇氣,風發泉湧。「平沙」句,奇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