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集
註解
謁:拜見。衡嶽:南嶽衡山,在今湖南。 祭秩:祭祀儀禮的等級次序。 三公:周朝的太師、太傅、太保稱三公,以示尊崇,後來用作朝廷最高官位的通稱。 五嶽祭秩皆三公:《禮記》:“天子祭天下名山大川,五嶽視三公秩次也。”皆,一作“比”,非是。 “四方環鎮嵩當中。”句:是說東、西、南、北四嶽各鎮中國一方,環繞着中央的中嶽嵩山。《白虎通》曰:“嵩山夾居四方之中,故曰‘嵩’。” 火維:古代五行學說以木、火、水、金、土分屬五方,南方屬火,故火維屬南方。維,隅落。 假:授予。 柄:權力。 窮:窮盡,這裏用作動詞。 秋雨節:韓愈登衡山,正是南方秋雨季節。 晦昧:陰暗無光。 清:一作“晴”。 “潛心默禱若有應”句:暗自在心裏默默祈禱天氣轉晴,居然有所應驗。 正直能感通:《詩經·小雅·北山之什》:“靖共爾位,正直是與。神之聽之,式穀以女。” 靜掃:形容清風吹來,驅散陰雲。 衆峯:衡山有七十二峯。 突兀:高峯聳立的樣子。 青:一作“晴”。 “紫蓋連延接天柱,石廩騰擲堆祝融。”兩句:衡山有五大高峯,即紫蓋峯、天柱峯、石廩峯(一名石囷峯)、祝融峯、芙蓉峯,這裏舉其四峯,寫衡山高峯的雄偉。蘇東坡《登州觀海市》詩云:“潮陽太守南遷歸,喜見石廩堆祝融。”《過太行詩序》雲:“予南遷其必返乎!此退之登衡山之祥也。”意皆本此。騰擲,形容山勢起伏。 森然:敬畏的樣子。 魄動:心驚的意思。 拜:拜謝神靈應驗。 松柏一徑:一路兩旁,都是松柏。柏,一作作“桂”。 趨:朝向。 靈宮:指衡岳廟。 丹柱:紅色的柱子。 動光彩:光彩閃耀。 “鬼物圖畫填青紅”句:牆上和柱子上畫滿了彩色的鬼怪圖形。 傴僂(yǔlǚ):駝背,這裏形容彎腰鞠躬,以示恭敬。 薦:進獻。 脯(fǔ)酒:祭神的供品。脯,肉乾。 菲薄:微薄的祭品。 明其衷:出自內心的誠意。 廟令:官職名。唐代五嶽諸廟各設廟令一人,掌握祭神及祠廟事務。令,一作“內”。 識神意:懂得神的意旨。 睢盱(suīxū):仰視貌,抬起頭來、睜大眼睛看。《列子》:“老子而睢睢而盱盱。” 偵伺:形容注意察言觀色。 杯珓(jiào):古時的一種卜具。珓:方從唐本作“校”。雲《廣韻》作“珓”,謂古者以玉爲之也。《朝野僉載》作“角”,“角”與“校”音義皆相近。魏野有《詠竹校子》詩,只作“校”字。《荊楚歲時記》又作“教”。今按:當從《廣韻》及衆本。 餘難同:其他的卦象都不能相比。 “手持杯珓導我擲,雲此最吉餘難同。”句:是指廟令教韓愈占卜,並斷定佔到了最吉利的兆頭。 竄逐蠻荒:流放到南方邊荒地區。 甘長終:甘願如此度過餘生。 “侯王將相望久絕,神縱慾福難爲功。”句:封侯拜相,這種追求功名富貴的願望久已斷絕,即使神靈要賜給我這樣的福祿,也不行了。縱,即使;難爲功,很難做成功。 高閣:即詩題中的“門樓”。《扁鵲傳》:“長終而不得返。” 朣朦:月光隱約的樣子。《文選·秋興賦》:“月朣朦而含光。”從日者非。今按:《廣韻》:朣字只有從日,無從月者。朣朦,本日出貌,然前輩月詩多用之。如梁孝綽《月詩》“朣朦入牀簟”之類也。更當考。 鍾動:古代寺廟打鐘報時,以便作息。 “猿鳴鐘動不知曙”句:猿鳴鐘響,不知不覺天已亮了。 杲(gǎo)杲:形容日光明亮。《詩經·國風·衛風·伯兮》:“杲杲出日。”
簡介
此詩敘寫作者謁祭衡山廟神、占卜吉凶和投宿廟寺等情況,抒發對仕途坎坷的不滿情懷。全詩融寫景、敘事、抒情於一體,然章法井然,境界開闊,色彩濃重,古樸蒼勁,且一韻到底,一氣呵成,給人一種清新開闊的美感。
佳句
- 夜投佛寺上高閣,星月掩映雲瞳朧。
翻譯
祭五嶽典禮如同祭祀三公,五嶽中四山環繞嵩山居中。 衡山地處荒遠多妖魔鬼怪,上天授權南嶽神赫赫稱雄。 半山腰噴泄雲霧迷迷茫茫,雖然有絕頂誰能登上頂峯。 我來這裏正逢秋雨綿綿時,天氣陰暗沒有半點兒清風。 心裏默默祈禱彷彿有應驗,豈非爲人正直能感應靈通? 片刻雲霧掃去顯出衆峯巒,抬頭仰望山峯突兀插雲空。 紫蓋峯綿延連接着天柱峯,石廩山起伏不平連着祝融。 嚴森險峻驚心動魄下馬拜,沿着松柏小徑直奔神靈宮。 粉色牆映襯紅柱光彩奪目,壁柱上鬼怪圖畫或青或紅。 登上臺階彎腰奉獻上酒肉,想借菲薄祭品表示心虔衷。 主管神廟老人能領會神意,凝視窺察連連地爲我鞠躬。 手持杯蛟教導我擲佔方法,說此卜兆最吉他人難相同。 我被放逐蠻荒能僥倖不死,衣食足甘願在此至死而終。 做侯王將相的慾望早斷絕,神縱使賜福於我也難成功。 此夜投宿佛寺住在高閣上,星月交輝掩映山間霧朦朧。 猿猴啼時鐘響不覺到天亮,東方一輪寒日冉冉升高空。
評價
《對牀夜語》:《謁衡岳廟》:“手持杯珓導我擲,雲此最吉餘難同。”下三字似平趁韻,而實有工於押韻者。 《黃氏日鈔》:《謁衡嶽祠》,惻怛之忱,正直之操,坡老所謂“能開衡山之雲”者也。 《滹南詩話》:退之《謁衡嶽》詩云:“手持杯投導我擲,雲此最吉餘難同。”“吉”字不安,但言靈應之意可也。 《唐詩鏡》:語如鑿翠。 《批韓詩》:朱彝尊曰:二語朗快(“須臾靜掃”二句下)。此下須用虛景語點注,似更活。今卻用四峯排一聯,微覺板實(“紫蓋連延”二句下)。汪琬曰:起勢雄傑(“天假神柄”句下)。 《義門讀書記》:頂上“雲霧”(“我來正逢”句下)。頂上“絕頂”(“紫蓋連延”句下)。頂上“窮”字(“松柏一徑”句下)。顧“陰晦”(“星月掩映”句下)。反照“陰氣”(末句下)。 《寒廳詩話》:韓昌黎詩句句有來歷,而能務去陳言者,全在於反用。……《岳廟》詩,本用謝靈運“猿動誠知曙”句,偏雲“猿鳴鐘動不知曙”,此等不可枚舉。學詩者解得此祕,則臭腐化爲神奇矣。 《唐詩別裁》:“橫空盤硬語,妥帖力排奡”,公詩足當此語。 《七言詩平仄舉隅》:此始以句句第五字用平矣,是阮亭先生所講七言平韻到底之正調也。蓋七古之氣局,至韓、蘇而極其致爾。 《老生常談》:昌黎《謁衡岳廟》詩,讀去覺其宏肆中有肅穆之氣,細看去卻是文從字順,未嘗矜奇好怪,如近人論詩所謂說實話也。後人遇此大題目,便以哏澀堆砌爲能,去古日遠矣。“王侯將相”二句,啓後來東坡一種,蘇出於韓,此類是也。然蘇較韓更覺濃秀凌跨,此之謂善於學古,不似後人依樣葫蘆。 《昭昧詹言》:莊起陪起。此典重大題,首以議爲敘,中敘中夾寫,意境詞句俱奇創,以己收。凡分三段,“森然”句奇縱。 《養一齋詩話》:退之詩“我能屈曲自世間,安能隨汝巢神山”,“王侯將相念久絕,神縱慾福難爲功”,高心勁氣,千古無兩,詩者心聲,信不誣也。同時惟東野之古骨,可以相亞,故終身推許,不遺餘力。雖柳子厚之詩,尚不引爲知己,況樂天、夢得耶! 《增評韓蘇詩鈔》:三溪曰:一篇登嶽,有韻記文,讀者不覺爲有韻語,蓋以押韻自在,句無強押也。 《韓詩臆說》:七古中此爲第一。後來惟蘇子瞻解得此詩,所以能作《海市》詩。“潛心默禱若有應,豈非正直能感通?”曰“若有應”,則不必真有應也。我公至大至剛,浩然之氣,忽於遊嬉中無心現露。“廟令老人識神意”數語,純是諧謔得妙。末雲“王侯將相望久絕,神縱慾福難爲功”,我公富貴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之節操,忽於嬉笑中無心現露。公志在傳道,上接孟子,即《原道》及此詩可證也。文與詩義自各別,故公於《原道》、《原性》諸作,皆正言之以垂教也。而於詩中多諧言之以寫情也。即如此詩,於陰雲暫開,則曰:此獨非吾正直之所感乎?所感僅此,則平日之不能感者多矣。於廟祝妄禱,則曰我已無志,神安能福我乎?神且不能強我,則平日之不能轉移於人可明矣。然前則託之開雲,後則以謝廟祝、皆跌宕遊戲之詞,非正言也。假如作言志詩,雲我之正直,可感天地,世之勳名,我所不屑,則膚闊而無昧矣。讀韓詩與讀韓文迥別,試按之,然否? 《山涇草堂詩話》:竹吒批(按指朱彝尊評“紫蓋連延”二句語),餘意不謂然。是登絕頂寫實景,妙用“衆峯出”領起。蓋上聯虛,此聯實,虛實相生。下接“森然魄動”句,復虛寫四峯之高峻,的是佔詩神境。朗誦數過,但見其排蕩,化堆垛爲煙雲,何板實之有?首六句從五嶽落到衡嶽,步驟從容,是典制題開場大局面,領起遊意。“我來正逢”十二句,是登衡嶽至廟寫景。“升階傴僂”六句敘事。“竄逐蠻荒”四句寫懷。“夜投佛寺”四句結宿意。精警處在寫懷四句。明哲保身,是聖賢學問,隱然有敬鬼神而遠之意。廟令老人,目爲尋常遊客,寧非淺視韓公? 《唐宋詩舉要》:吳曰:此東坡所謂“能開衡山之雲”者,最足見公之志節。此詩質健,乃韓公本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