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集
註解
至德二載:公元757年。載,唐自玄宗天寶三年改“年”爲“載”,至肅宗乾元元年又改爲“年”。京:指長安。金光門:長安外城有三座門,中間一座叫金光門。間道:偏僻的小路。鳳翔:在今陝西,肅宗時一度改名西京,當時肅宗駐蹕於此。左拾遺,職司規諫君主,薦舉人才,屬門下省。移:這裏是貶降的意思。華州:今陝西華縣。掾:屬官的通你。這裏指當時降爲華州司功參軍。因出此門:浦起龍《讀社心解》雲:“華在東而出西面門,爲與親故別,親故有在西者也。” 此道:指金光門。昔歸順:指至德二載投奔鳳翔時,長安西邊的胡騎正甚繁亂。歸順:指逃脫叛軍歸鳳翔,投奔肅宗。 正:一作“騎”。胡:這裏指安祿山部隊。 破膽:喪膽,驚駭。 未招魂:指活人的神魂,意謂推想叛軍佔據時,臣民神魂驚散之常,應有未招而不歸之魂。未,一作“猶”。 近侍:指拜左拾遺。侍,一作“得”。京邑:指華州,因系畿縣,距京城長安不遠。 移官:調動官職,指由左拾遺外放爲華州司功參軍。豈至尊,難道出自皇帝之意。豈,一作“遠”。 千門:原指宮中的門戶,這裏借代宮殿,形容其建築宏偉,門戶很多。
簡介
安史亂中,杜甫曾被叛軍捉住,押往長安。至德二載(757),他從長安西門中的金光門混出城,由小路逃往鳳翔見唐肅宗,被任命爲左拾遺。當年十月在長安收復後,他隨皇帝回京。次年(乾元元年,758)因上書營救好友房琯而得罪,被貶爲華州司功參軍,恰好又從金光門出城,作者撫今追昔,悲慨萬分,寫下此詩。 這首詩前四句回憶當年奔竄的驚險經歷,輾轉拜見聖上,可見其拳拳愛國報君之志。後四句寫其被貶的感受,蒙冤遭貶,又兼傷己之老邁和別親友之悲切,含蓄的表達了對統治者的不滿。
佳句
- 至今殘破膽,應有未招魂。
翻譯
當年由金光門這條路,去投奔鳳翔,長安西郊,到處是安史叛軍正作亂。 直到如今想起來,仍叫人心驚膽顫,有人神魂尚未招回,依然誠恐誠惶。 我拜近得左拾遺,回到了京畿地方,貶我華州掾,這旨意難道出自至尊。 算了吧,我這庸才已逐日衰老鬢蒼,告別長安,駐馬回望千門宮殿檐房!
評價
暫無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