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輸入搜索內容,並按回車鍵開始搜索...

月夜憶舍弟

戍鼓斷人行,邊秋一雁聲。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
寄書長不達,況乃未休兵。
                

詩集

註解

舍弟:家弟。杜甫有四弟:杜潁、杜觀、杜豐、杜佔。
戍鼓:戍樓上用以報時或告警的鼓聲。斷人行:指鼓聲響起後,就開始宵禁。
邊秋:一作“秋邊”,秋天邊遠的地方,此指秦州。一雁:孤雁。古人以雁行比喻兄弟,一雁,比喻兄弟分散。
露從今夜白:指在氣節“白露”的一個夜晚。
分散:一作“羈旅”。
無家:杜甫在洛陽附近的老宅已毀於安史之亂。
長:一直,老是。不達:收不到。達,一作“避”。
況乃:何況是。未休兵:此時叛將史思明正與唐將李光弼激戰。

簡介

這首詩託物詠懷,層次井然。首聯和頷聯寫景,烘托出戰爭的氛圍。頸聯和尾聯在此基礎上寫兄弟因戰亂而離散,居無定處,杳無音信,於是思念之情油然而生,特別是在入秋以後的白露時節,在戍樓上的鼓聲和失羣孤雁的哀鳴聲的映襯之下,這種思念之情越發顯得深沉和濃烈。全詩語句精工,格調沉鬱哀傷,真摯感人。

佳句

  •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 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
  • 戍鼓斷人行,邊秋一雁聲。

翻譯

戍樓上響起禁止通行的鼓聲,秋季的邊境傳來孤雁的哀鳴。
今天是白露節更懷念家裏人,還是覺得家鄉的月亮更明亮。
雖有兄弟但都離散各去一方,已經無法打聽到他們的消息。
寄書信詢問也不知送往何處,何況天下依舊戰亂不能太平。

評價

《詩人玉屑》:杜子美善於用故事及常語,多離析或顛倒其句而用之,蓋如此則語崚而體健,意亦深穩矣(《麈史》)。如“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之類是也。
《李杜詩選》:此二句(按指“露從”一聯)妙絕古今矣,原其始從江淹《別賦》“明月白露”一句四字翻作十字,而精神如此,《文選》真母頭哉。
《唐詩歸》:鍾雲:只說境,含情往復不可言(“露從”二句下)。
《唐詩選脈會通評林》:劉辰翁曰:淺淺語使人愁。周珽曰:……結聯所謂“人稀不到,兵在見何由”也。征戰不已,道路阻隔,音書杳莫,存亡難保,傷心斷腸之語。令人讀不能終篇。
《杜臆》:只“一雁聲”便是憶弟。對明月而憶弟,覺露增其白,伹月不如故鄉之明,憶在故鄉兄弟故也,蓋情異而景爲之變也。
《瀛奎律髓匯評》:何義門;“戍鼓”興“未休兵”。“一雁”興“寄書”。五、六,正拈憶弟。紀昀:平正之中,自饒情致。無名氏(乙):句句轉。“戍鼓”是領句,突接“雁聲”妙。
《繭齋詩談》:“戍鼓斷人行,秋邊一雁聲。”若作“雁一聲”,便淺俗;“一雁聲”便沉雄。詩之貴煉,只在字法顛倒間便定。
《讀杜心解》:上四,突然而來,若不爲弟者,精神乃字字憶弟、句裏有魂也。……不曰“月傍”,而曰“月是”,便使兩地皆懸。
《杜詩鏡銓》:悽楚不堪多讀。起突兀(“戍鼓”二句下)。

評論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