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集
註解
三閭(lǘ)廟:即屈原廟,因屈原曾任三閭大夫而得名,在今湖南汨羅縣境。 沅(yuán)湘:指沅江和湘江,沅江、湘江是湖南的兩條主要河流。 屈子怨何深:此處用比喻,屈子指屈原,句意屈原的怨恨好似沅江湘江深沉的河水一樣。何深:多麼地深。 “日暮”二句:此處化用屈原的《九歌》《招魂》中的詩句:“嫋嫋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湛湛江水兮上有楓,目極千里兮傷春心。魂兮歸來哀江南!”秋煙:一作“秋風”。蕭蕭:風吹樹木發出的響聲。
簡介
這是作者遊屈原廟的題詩。此詩題一作《過三閭廟》,是詩人大曆中在湖南做官期間路過三閭廟時所作。三閭大夫,是戰國時楚國特設的官職,是主持宗廟祭祀,兼管王族屈、景、昭三大姓子弟教育的閒差事。屈原被放之前,他的最後官職是“三閭大夫”。
佳句
- 日暮秋風起,蕭蕭楓樹林。
翻譯
沅江湘江長流不盡,屈原悲憤似水深沉。 暮色茫茫,秋風驟起江面,吹進楓林,聽的滿耳蕭蕭。
評價
楊士弘《批點唐音》:短詩豈盡三閭?如此一結,便不可測。 黃白山《唐詩摘鈔》:言屈戶之怨與沅湘俱深,倒轉便有味。更妙綴二景語在後,真覺山鬼欲來。 沈德潛《唐詩別裁》:憂愁幽思,筆端繚繞。屈子之怨,豈沅湘所能流去耶?發端妙。 李瑛《詩法易簡錄》:詠古人必能寫出古人之神,方不負題。此詩首二句懸空落筆,直將屈子一生忠憤寫得至今猶在,發端之妙,已稱絕調。三、四句但寫眼前之景,不復加以品評,格力尤高。凡詠古以寫景結,須與其人相肖,方有神致,否則流於寬泛矣。 施補華《峴傭說詩》:並不用意而言外自有一種悲涼感慨之氣,五絕中此格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