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輸入搜索內容,並按回車鍵開始搜索...

新安吏

客行新安道,喧呼聞點兵。
借問新安吏,縣小更無丁。
府帖昨夜下,次選中男行。
中男絕短小,何以守王城。
肥男有母送,瘦男獨伶俜。
白水暮東流,青山猶哭聲。
莫自使眼枯,收汝淚縱橫。
眼枯即見骨,天地終無情。
我軍取相州,日夕望其平。
豈意賊難料,歸軍星散營。
就糧近故壘,練卒依舊京。
掘壕不到水,牧馬役亦輕。
況乃王師順,撫養甚分明。
送行勿泣血,僕射如父兄。
                

詩集

註解

客:杜甫自稱。新安:地名,今河南省新安縣。
點兵:徵兵,抓丁。
更:豈。
府帖:指徵兵的文書,即“軍帖”。
次:依次。中男:指十八歲以上、二十三歲以下成丁。這是唐天寶初年兵役制度規定的。
絕短小:極矮小。
王城:指東都洛陽。
伶俜(pīng):形容孤獨伶仃的樣子。
白水:河水。
眼枯:哭乾眼淚。
天地:暗喻朝廷。
相州:即鄴城,今河南安陽。
豈意:哪裏料到。
歸軍:指唐朝的敗兵。星散營:像星星一樣散亂地紮營。
就糧:到有糧食的地方就食。
舊京:這裏指東都洛陽。
壕:城下之池。不到水:指掘壕很淺。
王師順:朝廷的軍隊是堂堂正正的正義之師。
撫養:愛護。
僕射:指郭子儀。如父兄:指極愛士卒。

簡介

《新安吏》是唐代偉大詩人杜甫的作品。此詩與《石壕吏》、《潼關吏》統稱“三吏”。全詩可分兩個層次:前十二句記述了軍隊抓丁和骨肉分離的場面,揭示了安史之亂給人民帶來的痛苦;後十六句筆鋒一轉,對百姓進行開導和勸慰。此詩反映了作者對統治者儘快平息叛亂、實現王朝中興的期望。

佳句

  • 白水暮東流,青山猶哭聲。
  • 眼枯即見骨,天地終無情!

翻譯

我在去新安的路上走過,聽到人聲喧譁,原來是吏役在村裏點名徵兵。我便問那些新安縣裏派來的吏役:“新安這個小縣,連年戰爭,還會有成丁的青年可以入伍嗎?”(又一說爲:難道新安這個縣小到沒有成丁的人了嗎?)官吏回答說:“昨夜已有兵府文書下達,規定點選十八歲的中男入伍了。”我說:“啊,這些人還是年齡不大的青年,怎麼能讓他們去守衛東都啊?”肥胖的青年大概家境還不壞,他們都有母親來送行。瘦弱的青年大多來自貧戶,他們都孤零零的,無人陪送。時候已到黃昏,河水東流而去,青山下還有送行者的哭聲。我看到如此景象,覺得只好對那些哭泣的人安慰一番,說:“把你們的眼淚收起吧,不要哭壞了眼睛,徒然傷了身體。天地終是一個無情的東西啊!官軍進攻相州,本來希望一二天之內就能平定,豈知把敵人的形勢估計錯了,以致打了敗仗,兵士一營一營地潰散了。伙食就在舊營壘附近供應,訓練也在東都近郊。要他們做的工作是掘城壕,也不會深到見水。牧馬也是比較輕的任務。況且這一場戰爭是名正言順的正義戰爭,參加的是討伐叛徒的王師。主將對於兵士,顯然是很關心撫養的。你們送行的家屬不用哭得很傷心,僕射對兵士仁愛得像父兄一樣。”

評價

白居易《與元九書》:李(白)之作,才矣奇矣,人不逮矣,索其《風》《雅》比興,十無一焉。杜詩最多,可傳者千餘篇……然撮其《新安吏》、《石壕吏》、《潼關吏》、《塞蘆子》、《留花門》之章,“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之句,亦不過三四十首。
張戒《歲寒堂詩話》:韓退之之文,得歐公而後發明;陸宣公之議論,陶淵明、柳子厚之詩,得東坡而應發明;子美之詩,得山谷而後發明。後世夏柯楊子云,必愛之矣,誡然誠然。往在桐廬見呂舍人居仁,餘曰:“魯直得子美之髓乎?“居仁曰:“然”、……餘曰:“……《壯遊》《北征》,魯直能之乎?如‘莫自使眼枯,收汝眼縱橫。眼枯即見骨,天地終無情’。此等句魯直能到乎?”
高棅《唐詩品彙》:範雲:天地無情,而“僕射如父兄”,當時人心可知,朝廷之大體可悲矣。
鍾惺、譚元春《唐詩歸》:鍾雲:“絕短小”、“肥男”、“瘦男”等字,愁苦人讀之失笑(“中男”四句下)。鍾雲:“莫自”二字怨甚(“莫自”句下)。譚雲:使讀者噤聲(“收汝”四句下)。鍾雲:“甚分明”三字,馭衆之言(“託養”句下)。譚雲:用意深厚,有美有規(末二句下)。鍾雲:讀此語,僕射不得不做好人(同上)。
王嗣奭《杜臆》:此詩爐錘之妙,五首之最。……“短小”是不成丁者,蓋長大者早已點行而陣亡矣。又就“短小”中,分出肥、瘦、有母、無母、有送、無送。此必真景,而描寫到此,何等細心!……止一“哭”字,猶屬“青山”,而包括許多哭聲,何等筆力,何等蘊籍!……“泣血”與哭異,乃有涕無聲者。臨別則哭,既行則悲、用字斟酌如此。
許學夷《詩源辨體》:《石壕》、《新安》、《新婚》、《垂老》、《無家》等,敘情若訴,皆苦心精思,盡作者所能,非卒然信筆所能辦也。
《唐詩選脈會通評林》:陸時雍曰:善作苦語。
黃生《杜詩說》:諸篇自制詩題,有千古自命意。六朝人擬樂府,無實事而撰浮詞,皆妄語不情。
仇兆鰲《杜詩詳註》:張鋌曰:凡公此等詩,不專是刺。蓋兵者兇器,聖人小不得已而用之。故可已而不已者,則刺之;不得已而用者,則慰之哀之。若《兵車行》、前後《出塞》之類,皆刺也,此可已而不已者也;若大《新安吏》之類,則慰也;《石壕吏》之類,則哀也,此不得已而用之者也。
施閏章《蠖齋詩話》:杜不擬古樂府,用新題紀時事,自是創識。就中《潼關吏》、《新安》、《石壕》、《新婚》、《垂老》、《無家》等篇,妙在痛快,亦傷太盡。
沈德潛《唐詩別裁》:諸詠身所見聞事,運以古樂府神理,驚心動魄,疑鬼疑神,千古而下,何人更能措手?
浦起龍《讀杜心解》:《新安吏》,借提鄴城年潰也。統言點兵之事,是首章體。如《石壕》、《新婚》、《垂老》、《無家》等篇,則各舉一事爲言矣。
楊倫《杜詩鏡銓》:軍敗事,敘得渾(“豈意”二句下)。
宋宗元《網師園唐詩箋》:“眼枯”二句,沉痛斯極。末二句,婉而多風。
曾國藩《十八家詩鈔》:張雲:昔人謂《古詩十九首》驚心動魄,惟子美深得此祕,《三吏》、《三別》尤其至者。
《王闓運手批唐詩選》:分“肥”、“瘦”好贅以暇(“肥男”二句下)。

評論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