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辭 · 七諫 · 其七 · 謬諫
怨靈脩之浩蕩兮,夫何執操之不固? 悲太山之爲隍兮,孰江河之可涸? 願承閒而效志兮,恐犯忌而幹諱。 卒撫情以寂寞兮,然怊悵而自悲。 玉與石其同匱兮,貫魚眼與珠璣。 駑駿雜而不分兮,服罷牛而驂驥。 年滔滔而自遠兮,壽冉冉而愈衰。 心悇憛而煩冤兮,蹇超搖而無冀。 固時俗之工巧兮,滅規矩而改錯。 卻騏驥而不乘兮,策駑駘而取路。 當世豈無騏驥兮,誠無王良之善馭。 見執轡者非其人兮,故駒跳而遠去。 不量鑿而正枘兮,恐矩矱之不同。 不論世而高舉兮,恐操行之不調。 弧弓弛而不張兮,孰雲知其所至? 無傾危之患難兮,焉知賢士之所死? 俗推佞而進富兮,節行張而不著。 賢良蔽而不羣兮,朋曹比而黨譽。 邪說飾而多曲兮,正法弧而不公。 直士隱而避匿兮,讒諛登乎明堂。 棄彭咸之娛樂兮,滅巧倕之繩墨。 菎蕗雜於黀蒸兮,機蓬矢以射革。 駕蹇驢而無策兮,又何路之能極? 以直針而爲釣兮,又何魚之能得? 伯牙之絕弦兮,無鍾子期而聽之。 和抱璞而泣血兮,安得良工而剖之? 同音者相和兮,同類者相似。 飛鳥號其羣兮,鹿鳴求其友。 故叩宮而宮應兮,彈角而角動。 虎嘯而穀風至兮,龍舉而景雲往。 音聲之相和兮,言物類之相感也。 夫方圜之異形兮,勢不可以相錯。 列子隱身而窮處兮,世莫可以寄託。 衆鳥皆有行列兮,鳳獨翔翔而無所薄。 經濁世而不得志兮,願側身巖穴而自託。 欲闔口而無言兮,嘗被君之厚德。 獨便悁而懷毒兮,愁鬱郁之焉極? 念三年之積思兮,願壹見而陳辭。 不及君而騁說兮,世孰可爲明之? 身寢疾而日愁兮,情沈抑而不揚。 衆人莫可與論道兮,悲精神之不通。 亂曰: 鸞皇孔鳳日以遠兮,畜鳧駕鵝。 雞鶩滿堂壇兮,鼁黽遊乎華池。 要嫋奔亡兮,騰駕橐駝。 鉛刀進御兮,遙棄太阿。 拔搴玄芝兮,列樹芋荷。 橘柚萎枯兮,苦李旖旎。 甂甌登於明堂兮,周鼎潛乎深淵。 自古而固然兮,吾又何怨乎今之人。
詩集
註解
謬諫:狂者之妄言叫謬。謬諫,是作者謙虛的說法。 操:《章句》:“志也。”意志。 太:同“大”。 隍:《章句》:“隍,城下池也。”《楚辭補註》:“《說文》:‘城池有水曰池,無水曰隍。’”這裏泛指池塘。孰:猶何。 承:通“乘”,趁着。 志:一本作“忠”。 忌、諱:《章句》:“所畏爲忌,所隱爲諱。” 怊悵:《章句》:“恨貌也。” 匱:《章句》:“匣也。” 其:一作“而”。 璣:不圓的珠子。 服罷牛:服,這裏作動詞,即駕在車當中。服罷牛,指把疲憊的老牛駕在車當中。 悇憛(tú tán):《章句》:“憂愁貌也。” 超搖:《章句》:“超搖,不安也。” 王良:人名,春秋時之善御者。《淮南子·覽冥訓》:“昔者王良、造父之御也,上車攝轡,馬也整齊而斂諧,投足調均,勞逸若一。” 量、正:《章句》:“量,度也。正,方也。” 鑿:穿孔。 枘(ruì):榫頭,即插入卯眼的木栓。 矩鑊(jǔ yuē):法度。這裏引申爲尺寸。 論世:認識、觀察世道。 高舉:指推崇優良品行。 調:《章句》:“和也。” 推佞、進富:《章句》:“言世俗之人推佞以爲賢,進富以爲能。” 張而不著:張:擴張,推廣的意思。 著:顯著。張而不著,意爲不能推廣發揚。 朋曹:指讒佞小人。 黨譽:袒護稱讚。 弧:《章句》:“弧,戾也。”即違反,違背。 彭咸之娛樂:謂以伏節死直爲樂。 巧倕(chuí):古代傳說中的巧匠。 箟(kūn):一作“蓖”,通“笛”,一種竹子。 簬(lù):一作“蕗”,通“簵”,一種竹子。 黀(zōu):一作“菆”,麻秸。 蒸:《說文》:“蒸,折麻中榦也。”《廣雅釋器》:“古人造燭用之。凡用麻幹葭葦竹木爲燭皆日蒸。” 蓬矢:用蓬蒿做的箭。 革:沒有毛的獸皮。這裏指犀皮做的盾。 蹇:《章句》:“跛也。” 極:《章句》:“竟也。” 宮:指五音(宮、商、角、徵、羽)之一。 角:也是五音之一。《楚辭補註》:“《莊子》雲,鼓宮宮動,鼓角角動,音律同矣。《淮南》雲,調絃者叩宮宮應,彈角角動,此同聲相和者也。注:叩大宮則少宮應,彈大角則少角動。” 景雲:《章句》:“景雲,大雲而有光者。” 音聲:古人用時有區別。簡單的發音叫做“聲”,聲的組合,成爲音樂節奏的,叫做“音”。 亂:這是《七諫》全篇的結尾。不是《謬諫》這篇獨有的。《補註》:“古本釋文《七諫》之後,《亂曰》別爲一篇。《九懷》《九思》皆同。” 駕鵝:《補註》:“郭璞雲,駕鵝,野鵝也。” 堂壇:《章句》:“高殿敞揚爲堂,平場廣坦爲壇。” 黽(měnɡ):青蛙。 要嫋:《補註》:“應劭曰,騕嫋,古之駿馬。赤喙玄身,日行五千裏。”騕嫋,即要嫋。 橐(tuó)駝:駱駝。 太阿:《章句》:“太阿,利劍也。” 玄芝:《章句》:“神草也。” 旖旎:《章句》:“盛貌也。” 甂甌(piān ōu):盆一類的瓦器。《補註》:“《方言》:自關而西,盆盎小者曰甂也。甌,小盆也。” 周鼎:《章句》:“周鼎,夏禹所做鼎也。左氏傳曰:昔夏禹之有德,遠方圖物貢金,九牧鑄鼎象物。桀有昏德,鼎遷於商。商紂暴虐,鼎遷於周,是爲周鼎。”
簡介
《七諫》錄自王逸《楚辭章句》,西漢東方朔之所作。王逸以爲“東方朔追憫屈原,故作此辭,以述其志,所以昭忠信、矯曲朝也”。 《七諫》包括七章,即“初放”、“沉江”、“怨世”、“怨思”、“自悲”、“哀命”和“謬諫”,最後有“亂詞”總括。 《七諫·謬諫》勸諫國君應當明辨忠奸,親賢者,遠佞臣,決不能魚目混珠,玉石不分,禍國殃民;同時抒寫了屈原懷才不遇的悲憤,詩中也表達了東方朔希冀漢武帝重用的願望。洪興祖《楚辭補註》:“《漢書·東方朔傳》:‘亦鬱邑於不登用’,故名此章爲《謬諫》,若雲謬語,因託屈原以諷漢主也。”
佳句
暫無內容
翻譯
君王糊里糊塗令人怨嘆,他的意志爲何常變不堅。 悲痛大山爲何要變爲池塘,爲何江河能夠枯竭水乾。 我願趁君閒暇進獻忠言,又恐觸犯忌諱遭人毀怨。 終於壓抑情感緘默不語,然而內心懊恨悲傷無限。 美玉石塊同匣並放,魚眼寶珠一起貫穿。 劣馬駿馬混雜不分,老牛駕轅駿馬卻駕兩邊。 歲月不停流逝一去不返,年紀衰老一天不如一天。 我滿腔憂愁啊煩悶難遣,前途無望心中總覺不安。 本來時俗之人就善於取巧,廢棄法度又把政令改變。 閒置那千里馬不去乘駕,偏偏趕着劣馬一路蹣跚。 當今世上難道沒有良駒,實是沒有王良把它駕馭。 駿馬見執鞭者不是好御手,因此駿馬飛蹄絕塵遠去。 不度量鑿孔就削木柄,恐怕尺寸大小不會相同。 不分辨世風便推崇美德,恐怕清高品行難以合衆。 強弓鬆弛沒有拉張,誰能說清它射到何方。 國家未出現傾危之難,怎知賢士是爲國捐軀而亡。 世俗推佞爲賢進用富人,美好品行難以推廣發揚。 賢士遭受排擠孤立無助,羣小營私結黨相互吹捧。 邪說被美飾仍非正道,違背法度自是不公平。 忠直賢良只好隱居避世,讒諛之徒登堂發號施令。 拋棄彭咸以伏節死直爲樂的高貴品德,廢除了巧倕用以規矩曲直的繩墨。 香竹與麻秸混雜作燃燭,用蓬蒿做利箭去把盾牌射。 沒有皮鞭駕馭跛腳之驢,哪條道路能夠走得到底。 用直針做魚鉤,又怎能釣到什麼魚? 俞伯牙破琴絕弦不再撫琴,是因爲失去了知音鍾子期。 卞和懷抱玉璞痛哭泣血,哪裏有良匠把它琢治成美玉。 音調相同才能聲調和諧,族類相同自然心齊力協。 飛鳥鳴啼是爲求呼同伴,麋鹿呦鳴意在呼喚友朋。 叩擊宮調則宮聲相應,彈奏角調則角音和鳴。 猛虎咆嘯則穀風即起,神龍騰飛則彩雲簇擁。 音聲一致和諧流轉,事物同類相互感應。 方與圓形狀不同各相異,勢難把它們錯雜相配在一起。 列子隱居避世身處困窘,皆因世道混濁無所託依。 衆鳥羣飛成列成行,鳳凰獨飛無憑無依。 遇濁世不得志難展宏圖,願隱居巖穴中聊以逃避。 我本想對國事閉口不談,但曾經受君恩厚重如山。 我獨自憂愁心懷怨憤,愁怨無窮無盡恨綿綿。 積愁聚怨已經多年,只望見君一面陳訴忠言。 未趕上賢君無法傾盡衷腸,時世昏暗誰能將真僞明辨。 身臥病整日裏憂愁煩悶,感情壓抑難以表達忠心。 無人可以同我共論政道,可憐我的忠心難通於君。 尾聲: 鸞鳳孔雀日益飛向遠方,野鴨野鵝卻在家中餵養。 呆雞笨鴨充滿殿堂庭院,青蛙悠然遊於芳華池塘。 駿馬要嫋奔走逃亡,駱駝駕車踟躕道上。 把鏽鈍的鉛刀進獻君王,太阿利劍卻被遠拋一旁。 把玄芝靈草拔除乾淨,荷花山芋卻到處栽種。 橘樹柚樹日漸枯萎凋零,那苦李卻長得枝葉繁盛。 瓦盆陶罐陳列在明堂,周鼎卻拋在深淵之中。 黑白顛倒自古就是如此,我又何必怨恨當今世風!
評價
暫無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