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廿九日覆上宰相書
三月十六日,前鄉貢進士韓愈,謹再拜言相公閣下: 愈聞周公之爲輔相,其急於見賢也,方一食,三吐其哺;方一沐,三握其發。當是時,天下之賢才,皆以舉用;奸邪讒佞欺負之徒,皆以除去;四海皆已無虞;九夷八蠻之在荒服之外者,皆以賓貢;天災時變,昆蟲草木之妖,皆已銷息;天下之所謂禮樂刑政教化之具,皆已修理;風俗皆已敦厚;動植之物,風雨霜露之所沾被者,皆已得宜;休徵嘉瑞,麟鳳龜龍之屬,皆已備至。而周公以聖人之才,憑叔父之親,其所輔理承化之功,又盡章章如是。其所求進見之士,豈復有賢於周公者哉?不惟不賢於周公而已,豈復有賢於時百執事者哉?豈復有所計議,能補於周公之化者哉?然而周公求之,如此其急,唯恐耳目有所不聞見,思慮有所未及,以負成王託周公之意,不得於天下之心。如周公之心,設使其時輔理承化之功,未盡章章如是,而非聖人之才,而無叔父之親,則將不暇食與沐矣,豈特吐哺握髮,爲勤而止哉?維其如是,故於今頌成王之德,而稱周公之功不衰。 今閣下爲輔相亦近耳。天下之賢才,豈盡舉用?奸邪讒佞欺負之徒,豈盡除去?四海豈盡無虞?九夷八蠻之在荒服之外者,豈盡賓貢?天災時變,昆蟲草木之妖,豈盡銷息?天下之所謂禮樂刑政教化之具,豈盡修理?風俗豈盡敦厚?動植之物,風雨霜露之所沾被者,豈盡得宜?休徵嘉瑞,麟鳳龜龍之屬,豈盡備至?其所求進見之士,雖不足以希望盛德,至比於百執事,豈盡出其下哉?其所稱說,豈盡無所補哉?今雖不能如周公吐哺握髮,亦宜引而進之,察其所以而去就之,不宜默默而已也。 愈之待命,四十餘日矣。書再上而志不得通,足三及門而閽人辭焉。惟其昏愚,不知逃遁,故復有周公之說焉,閣下其亦察之!古之士,三月不仕則相吊,故出疆必載質。然所以重於自進者,以其於周不可,則去之魯;於魯不可,則去之齊;於齊不可,則去之宋、之鄭、之秦、之楚也。今天下一君,四海一國,舍乎此,則夷狄矣,去父母之邦矣。故士之行道者,不得於朝,則山林而已矣。山林者,士之所獨善自養,而不憂天下者之所能安也。如有憂天下之心,則不能矣。 故愈每自進而不知愧焉。書亟上,足數及門,而不知止焉。寧獨如此而已;惴惴焉,惟不得出大賢之門下是懼,亦惟少垂察焉!瀆冒威尊,惶恐無已!愈再拜。
詩集
註解
三月十六日:指唐德宗貞元十一年(公元795年)三月十六日。 輔相:相當於後之宰相。 一食:一頓飯。 哺:指口中所含的食物。 沐:洗頭髮。 欺負:欺詐揹負。 虞:擔憂。 九夷八蠻:泛指各邊遠民族。 荒服:五服之一,是離京畿最遠的區域。 賓貢:入朝進貢。賓,服從、歸順。 具:法令,方針。 修理:修訂整頓整齊。 沾被:浸潤覆蓋。 休徵嘉瑞:吉祥美好的徵兆,古人認爲天下清平便會出現吉祥之物,下文所稱的麟鳳龜龍皆屬此類。 叔父之親:指周公與成王的至親關係。 輔理承化:輔佐、治理、承繼、教化。 章章:顯著的樣子。 百執事:猶言百官。執事指朝廷中各部門官員。百,指衆多。 設使:設、使都是“假設”的意思。 特:只是。 維其:正因爲,現在通常寫做“唯其”。 出其下:比他們差。 稱說:主張。 引:牽引,引見。 進:使……進。 去就:或去或就。去,使……離開,指不任用;就,就近,指任用。 待命:等待迴音。 再:兩次。 通:通達。 閽(hūn)人:守門人。 吊:慰問。 出疆必載質:離開故國一定帶上見面禮。質,通“贄”,初次求見他人時所帶的禮品。 去:離開(周)。 之:往……去。 亟(qì):多次、屢次。 寧獨:豈止。 惴(zhuì)惴:惶恐不安。 惟:希望。 少:稍微。 垂:敬辭,用於別人(多是長輩或上級)對自己的行動。 瀆(dú):沒有禮貌。 冒:冒犯。
簡介
《後廿九日覆上宰相書》這是韓愈上宰相書的第三封。這封信與第二封信(《後十九日覆上宰相書》)的自訴困窮、苦求哀憐有了很大的不同。通篇將周公與時相兩兩作對照。只用一二虛字,斡旋成文。直言無諱,而不犯嫌忌。末述再三上書之故,曲曲迴護自己。氣傑神旺、骨勁格高。
佳句
暫無內容
翻譯
三月十六日,前科鄉貢進士韓愈,謹向宰相閣下再次叩拜進言: 我聽說,周公擔任輔佐君王的宰相時。他爲了要急切地接見那些賢德之士,以致喫一餐飯的時間裏,好幾次吐出口中的飯菜,洗一次頭,要好幾次用手握住自己的頭髮。就在那個時候,天下的賢才,都已經被選拔任用了,奸詐邪惡、好進讒言、巧言獻媚、欺上負恩之類的壞人,都已經清除出去了;四海之內都已經太平無事了:九夷、八蠻等居住在邊遠地區的部族也都來朝見進貢:天災和那些不可預知的變故,以及昆蟲草木的反常現象,都已經銷聲匿跡了;天下的所謂禮儀、音樂、刑法、政令等教化工具,都已經完備了;人們的風俗習慣都已經趨於樸實淳厚了;那些靠着風雨霜露的潤澤才得以繁衍生長的動植物都已經是各得其所了;吉祥的徵兆,如麒麟、鳳凰、靈龜、神龍之類的事物也盡皆出現了。而周公以他聖人的才智,憑藉着身爲天子叔父的至親關係,他所輔佐君王、治理國家、秉承先王德治、教化百姓的功績又都是如此卓越顯著。那些請求進見周公的人,難道還有比周公更加賢能的嗎?不僅僅是不能比周公更加賢能,他們中難道還有能夠比當時周公手下各種各樣辦理具體事務的官吏們更加賢能的嗎?難道他們還有什麼謀略主張能夠對周公的教化有所補益嗎?然而周然而周公求賢還是如此之急切,唯恐自己的耳朵眼睛還有沒聽到沒看到的,思慮有沒涉及的地方,從而辜負了周成王託付他輔助治國的一番心意,得不到天下百姓的擁護。像周公這樣的用心,假設他當時輔佐治理、秉承先王德治教化的功績沒有如此卓越顯著,而他也沒有聖人的才智,沒有作爲君王叔叔的至親關係,那麼,恐怕連喫飯、洗頭的功夫都沒有了,難道只是止於“吐哺握髮”嗎?正因爲如此,所以直到今天,人們還不斷地在歌頌成王的德行,而稱道周公的功績啊! 如今閣下做宰相也還不久,身份與周公也相近了。天下的賢才,難道都已薦舉任用了嗎?奸詐邪惡、好進讒言、巧言諂媚、欺君負恩這樣的人,難道都已清除乾淨了嗎?四海之內難道都已太平無事了嗎?各方荒遠地區的異族,難道都已經朝貢了嗎?天災時禍、昆蟲草木的怪異現象,難道都已絕跡了?天下的所謂禮儀、音樂、刑法、政令等進行教化的工具,難道都已完備了嗎?社會風氣習俗,難道都已樸實淳厚了嗎?受風雨霜露滋養的動植物,難道都已得到了適宜的生存環境嗎?吉祥的徵兆,諸如麒麟、鳳凰、靈龜、神龍之類,難道都已出現了嗎?那些請求進見的人,雖然算不上理想中的德才兼備,但是和執掌各方面政務的百官們相比較。難道他們全都在百官之下嗎?他們所提出的、寫出的議論。難道對朝廷一點補益也沒有嗎?今天雖然不能像周公那樣爲求賢而吐食、握髮,也應該召見他們並加以推薦,考察他們的實際賢愚而決定辭退或任用,不應該不予理睬就算了吧? 我等待您的指示已經四十多天了。一再地奉上書信,而心意卻未能得到您的瞭解體察。三次到達您的府門前,卻都被守門人擋了回來。只是我生性愚笨遲鈍,不知規避,所以才又有了關於周公的言論,閣下也能明察其中之意吧!古時候的士人,三個月不能出仕做官。便要相互慰問,所以他們離開本國而前往他國時,車上一定載着進見時用的禮品。然而他們重視自薦的原因,是因爲如果在周朝不被任用,他們就前往魯國;在魯國不被任用,就前往齊國;在齊國不被任用,就前往宋國,前往鄭國,前往秦國,前往楚國。如今天下只有一個天子,四海之內只有一個國家,舍掉這個國家,就只能去夷、狄蠻邦求仕了,是離開自己的祖國了。所以想要施展自己抱負主張的士人。如果不能被朝廷任用,就只有山林隱居一條路了。山林隱居,是士人中那些獨善其身,從不爲國計民生憂慮的人才能夠安心接受的道路。如果還有爲天下的事情擔憂的心思,就不能安然隱居。所以我每次自薦都不知羞愧,一再上書,不斷地登門而不知停止。不止如此,還惶惶不安地唯恐今後出仕不能出自像您這樣的大賢的門下。希望您能對我稍加諒解。褻瀆冒犯了您的尊嚴,心中惶恐不已。韓愈再拜。
評價
何焯《義門讀書記·卷三十二·昌黎集第三卷》:一路頓跌而下,如怒濤出峽。 《韓柳文研究法·韓文研究法》:惜昌黎之書陳義過高,非趙憬、賈耽、盧邁輩所及知,必駭笑爲迂漓而置之。 林希元《正續古文類抄·書類》:以周公來立說,自是壓倒人。後面明說當時不如周公,人亦不敢怪。意復婉轉,令人都不覺。末雖有求乞之態,要其自處亦甚高。文字開合變化有法度,有氣勢,有光焰,熟讀可發才思,可長文格。 黃震《黃氏日鈔》:昌黎三上光範書,世多譏其自鬻。然生爲大丈夫,正蘄爲天下國家用,孔子嘗歷聘列國,孟子亦嘗遊說諸侯矣。如公,才氣千古一人,亦同流俗困於科舉而不得少見於世,故直攄其抱負以自達於進退人才者,雖頗失之少年銳氣,而實皆發於直情徑行、始則曉以古者成就人才之道,次則動以一己飢寒之迫,終則警以天下未治及不能如周公禮土之勤:光範門雖尊,公直與之肝膈無間?然則公之抱負者爲何如,而可譏其自鬻哉!終南捷徑,少室索價,陽退陰進,不由真情,此則不鬻之鬻,乃公罪人耳。 金聖嘆《天下才子必讀書》:意所欲言而不便得言者,忽然託筆周公,便乃無所不言二故通篇雖有兩大幅,而只是周公一大幅也.後寫覆上宰相之萬萬不獲已,又是古今絕妙。 儲欣《唐宋十大家全集錄·昌黎先生全集錄》:第一書引經以告之,再則陳情以感之。經之所不能悟,情之所不能動,此書直擊之而已。義正詞嚴,氣盛而法立。 林雲銘《韓文起》:此又因兩次上書。不能邀其一盼,單就宰相當急於求士上立言。又謂士不得志,別無所往,山林獨善,非行道者之所能安,欲其加察而薦己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