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覺經 · 辯音菩薩
於是辯音菩薩,在大衆中,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右繞三匝,長跪叉手,而白佛言:“大悲世尊,如是法門,甚爲希有。世尊,此諸方便,一切菩薩於圓覺門,有幾修習?願爲大衆及末世衆生,方便開示,令悟實相。” 作是語已,五體投地,如是三請,終而復始。 爾時,世尊告辯音菩薩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爲諸大衆及末世衆生,問於如來如是修習。汝今諦聽,當爲汝說。 時,辯音菩薩奉教歡喜,及諸大衆默然而聽。” “善男子,一切如來圓覺清淨,本無修習及修習者一切菩薩及末世衆生,依於未覺幻力修習,爾時便有二十五種清淨定輪。 “若諸菩薩唯取極靜,由靜力故,永斷煩惱,究竟成就,不起於座,便入涅槃。此菩薩者,名單修奢摩他。 “若諸菩薩唯觀如幻,以佛力故,變化世界,種種作用,備行菩薩清淨妙行。於陀羅尼,不失寂念及諸靜慧。此菩薩者,名單修三摩鉢提。 “若諸菩薩唯滅諸幻,不取作用,獨斷煩惱。煩惱斷盡,便證實相。此菩薩者,名單修禪那。 “若諸菩薩先取至靜,以靜慧心照諸幻者,便於是中起菩薩行①。此菩薩者,名先修奢摩他,後修三摩鉢提。 ”若諸菩薩以靜慧故,證至靜性,便斷煩惱,永出生死。此菩薩者,名先修奢摩他,後修禪那。 “若諸菩薩以寂靜慧,復現幻力,種種變化度諸衆生,後斷煩惱而入寂滅。此菩薩者,名先修奢摩他,中修三摩鉢提,後修禪那。 “若諸菩薩以至靜力,斷煩惱已,後起菩薩清淨妙行,度諸衆生。此菩薩者,名先修奢摩他,中修禪那,後修三摩鉢提。 “若諸菩薩以至靜力,心斷煩惱,復度衆生,建立世界。此菩薩者,名先修奢摩他,齊修三摩鉢提、禪那。 “若諸菩薩以至靜力,資發變化,後斷煩惱。此菩薩者,名齊修奢摩他、三摩鉢提,後修禪那。 “若諸菩薩以至靜力,用資寂滅,後起作用,變化世界。此菩薩者,名齊修奢摩他、禪那,後修三摩鉢提。 ”若諸菩薩以變化力,種種隨順而取至靜。此菩薩者,名先修三摩鉢提,後修奢摩他。 “若諸菩薩以變化力,種種境界而取寂滅。此菩薩者,名先修三摩鉢提,後修禪那。 “若諸菩薩以變化力,而作佛事,安住寂靜,而斷煩惱。此菩薩者,名先修三摩鉢提,中修奢摩他,後修禪那。 “若諸菩薩以變化力,無礙作用,斷煩惱故,安住至靜。此菩薩者,名先修三摩鉢提,中修禪那,後修奢摩他。 ”若諸菩薩以變化力,方便作用,至靜寂滅二俱隨順。此菩薩者,名先修三摩鉢提,齊修奢摩他、禪那。 “若諸菩薩以變化力,種種起用,資於至靜,後斷煩惱。此菩薩者,名齊修三摩鉢提、奢摩他,後修禪那。 “若諸菩薩以變化力,資於寂滅,後住清淨無作靜慮。此菩薩者,名齊修三摩鉢提、禪那,後修奢摩他。 “若諸菩薩以寂滅力,而起至靜,住於清淨。此菩薩者,名先修禪那,後修奢摩他。 “若諸菩薩以寂滅力,而起作用,於一切境寂用隨順。此菩薩者,名先修禪那,後修三摩鉢提。 “若諸菩薩以寂滅力,種種自性,安於靜慮,而起變化。此菩薩者,名先修禪那,中修奢摩他,後修三摩鉢提。 “若諸菩薩以寂滅力,無作自性,起於作用,清淨境界歸於靜慮。此菩薩者,名先修禪那,中修三摩鉢提,後修奢摩他。 “若諸菩薩以寂滅力,種種清淨,而住靜慮,起於變化。此菩薩者,名先修禪那,齊修奢摩他、三摩鉢提。 “若諸菩薩以寂滅力,資於至靜,而起變化。此菩薩者,名齊修禪那、奢摩他,後修三摩鉢提。 “若諸菩薩以寂滅力,資於變化,而起至靜清明境慧。此菩薩者,名齊修禪那、三摩鉢提,後修奢摩他。 “若諸菩薩以圓覺慧,圓合一切,於諸性相,無離覺性。此菩薩者,名爲圓修三種自性清淨隨順。 “善男子,是名菩薩二十五輪,一切菩薩修行如是若諸菩薩及末世衆生依此輪者,當持梵行,寂靜思惟,求哀懺悔。經三七日,於二十五輪各安標記,至心求哀,隨手結取,依結開示,便知頓漸。一念疑悔,即不成就。”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辯音汝當知,一切諸菩薩, 無礙清淨慧,皆依禪定生。 所謂奢摩他,三摩提禪那。 三法漸次修,有二十五種。 十方諸如來,三世修行者, 無不因此法,而得成菩提。 唯除頓覺人,並法不隨順。 一切諸菩薩,及末世衆生, 常當持此輪,隨順勤修習, 依佛大悲力,不久證涅槃。
詩集
註解
清淨定輪:文中的三種法門通稱爲“定”,變化離合,輪替修習,故稱“定輪”。又,輪是摧碾義,定是決定義,二十五種皆決定可摧斷二障,以趨於菩提、涅架的果地,故稱“清淨定輪”。 極靜:至極的靜慮。 菩薩行:菩薩自利利他圓滿佛果的大行,也就是佈施等之“六度”。 圓合:圓滿融合諸法。 三種自性:即遍計所執自性、依他起自性、圓成實自性。 至心:誠摯之心,誠心。
簡介
《圓覺經》是《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的簡稱,又作《大方廣圓覺經》、《圓覺修多羅了義經》、《圓覺了義經》,佛教大乘之經典。內容是佛爲文殊、普賢等十二位菩薩宣說如來圓覺的妙理和觀行方法,全經分作序、正、流通三分,是唐、宋、明以來教(賢首、天台)、禪各宗盛行講習的經典。 本章節爲辯音菩薩所請教的問題,以及佛陀的回答。主要說明依於上文的三種法門,衍生出的具體修習方法,即三種法的變化離合、輪替修習。
佳句
暫無內容
翻譯
於是辯音菩薩在大衆中離座而起,用最尊貴的禮儀,以頂禮禮敬佛足,然後起立右轉,繞佛三圈,又長跪在佛前雙手合掌,對佛稟告道:“大悲世尊,這些法門非常稀有少見。世尊,依據這些法門,一切菩薩要修成圓覺,有哪些修習方法?願您爲大衆及末世衆生方便開導,使我們能夠了悟諸法的真實相狀。” 辯音菩薩說完後,再次五體投地向佛祖致禮,循環往復,這樣連續請求三次。 那時,世尊對辯音菩薩說:“善哉!善哉!善男子,你能爲諸菩薩衆及末世衆生,問如來的這些修行的方便法門。現在你就仔細地聽,我爲你解說。” 當時,辯音菩薩以能接受佛的教導而心生歡喜,和其他參加法會的大衆安靜地聽佛說法。 “善男子,一切如來的圓滿覺性清淨,根本沒有修習方法和修習的人。一切菩薩以及末世衆生依從沒有覺悟時虛幻的修習功用,這樣便有了二十五種輪替修習定心的修習類型。 “如果菩薩們只取至極的靜慮法門,因爲靜慮的功用能斷除煩惱,即能獲得最高成就,不起身離座就能證入涅槃境界。這種菩薩的修行類型,叫做單修‘奢摩他’。 “如果菩薩們只是觀見諸法如幻,能依靠佛力自在變化世界,起種種作用,廣修菩薩清淨殊妙行法。於圓覺總持法門,也不失令念慮寂靜的禪定功夫以及獲得寂靜智慧的修止功夫這種菩薩的修行類型,叫做單修‘三摩鉢提’。 “如果菩薩們只是滅除一切無明幻法,又不執取種種變化作用,能以寂滅之性而自斷煩惱。等到煩惱斷盡,證入圓覺真心,就能了知真如實相。這種菩薩的修行類型,叫做單修‘禪那’。 “如果菩薩們先取至極的靜慮法門,以靜慮生出的智慧心觀照種種虛幻相狀,便從這裏始起菩薩行。這種菩薩的修行類型,叫做先修‘奢摩他’,後修‘三摩鉢提‘。 “如果菩薩們以定靜中生起的智慧,證入圓覺心的靜性,便能斷滅煩惱,逃出生死輪迴。這種菩薩的修行類型,叫做先修奢摩他’,後修‘禪那’。 “如果菩薩們以寂靜中生出的智慧又示現幻化的功用,借用種種變化教化濟度衆生,最終斷滅煩惱而進入寂滅涅槃境界。這種菩薩的修行類型,叫做先修‘奢摩他’,中修‘三摩鉢提’,後修‘禪那’。 “如果菩薩們用定靜的功用斷除煩惱後,再生起菩薩清淨殊妙行法,化度衆生。這種菩薩的修行類型,叫做先修‘奢摩他’,中修‘禪那’,後修‘三摩鉢提’。 “如果菩薩們用定靜的功用,在決心斷滅煩惱時,同時化度衆生,並建立世界。這種菩薩的修行類型,叫做先修‘奢摩他’,齊修“三摩鉢提’、’禪那’。 “如果菩薩們用定靜的功用,發起修觀的變化作用,然後進入禪定斷滅煩惱。這種菩薩的修行類型,叫做齊修‘奢摩他’‘三摩鉢提’,後修‘禪那’。 “如果菩薩們用定靜的功用來斷煩惱而取寂滅,後起種種作用,變化世界。這種菩薩的修行類型,叫做齊修‘奢摩他’、禪那’,後修‘三摩鉢提’。 “如果菩薩們以修觀所成就的變化力,隨順種種妙行而取修止念所得的至極靜慮。這種菩薩的修行類型,叫做先修’三摩鉢提’,後修’奢摩他’。 “如果菩薩們以修觀所成就的變化力,起種種如幻境界,進而自斷煩惱,取禪定的寂滅境界。這種菩薩的修行類型,叫做先修‘三摩鉢提’,後修‘禪那’。 “如果菩薩們以修觀所成就的變化力,而做佛事教化衆生安住寂靜,斷除煩惱。這種菩薩的修行類型,叫做先修’三摩鉢提’,中修‘奢摩他’,後修‘禪那’。 “如果菩薩們以修觀所成就的變化力,起圓融無礙的作用,後又斷除煩惱,再修止念而安住寂靜。這種菩薩的修行類型,叫做先修‘三摩鉢提’,中修‘禪那’,後修‘奢摩他’。 “如果菩薩們以修觀所成就的變化力,用種種方便化度衆生,又同時隨順修習止唸的至靜和禪定的寂滅。這種菩薩的修行類型,叫做先修‘三摩鉢提’,齊修‘奢摩他’、’禪那’。 “如果菩薩們以修觀成就的變化力,所起種種作用,資助於修習止念法門的至靜,最後斷除煩惱。這種菩薩的修行類型,叫做齊修“三摩鉢提’、“奢摩他’,後修‘禪那’。 “如果菩薩們以修觀成就的變化力,資助於禪定寂滅,最後住於清淨的無需造作修習的清淨靜慮境界。這種菩薩的修行類型,叫做齊修‘三摩鉢提’、‘禪那’,後修“奢摩他’。 “如果菩薩們以禪定的寂滅功用,而生起至極的靜慮,住於清淨境界。這種菩薩的修行類型,叫做先修‘禪那’,後修‘奢摩他’。 “如果菩薩們以禪定的寂滅功用,而起教化衆生的作用,切境界中都有寂滅的功用隨順。這種菩薩的修行類型,叫做先修‘禪那’,後修‘三摩鉢提。 “如果菩薩們以禪定的寂滅功用,隨順衆生種種自性教化衆,先止念安於靜慮,而後起種種變化教化衆生。這種菩薩的修行類型,叫做先修‘禪那’,中修奢摩他’,後修‘三摩鉢提’。 “如果菩薩們以禪定的寂滅功用,證得不假造作的自性,起種種神通作用,後又依此清淨境界而歸於靜慮境界。這種菩薩的修行類型,叫做先修‘禪那’,中修‘三摩鉢提’,後修‘奢摩他’。 “如果菩薩們以禪定的寂滅功用,得種種無礙清淨,而住於靜慮定靜境界,同時生起種種變化來教化衆生。這種菩薩的修行類型,叫做先修‘禪那’,齊修‘奢摩他’‘三摩鉢提'。 “如果菩薩們以禪定的寂滅功用,達到至靜境界,而後起種種變化教化衆生。這種菩薩的修行類型,叫做齊修‘禪那’、‘奢摩他’,後修‘三摩鉢提’。 “如果菩薩們以禪定的寂滅功用,生起種種變化來教化衆生,而後進入至靜境界,證得清淨明朗智慧。這種菩薩的修行類型,叫做齊修‘禪那’、三摩鉢提’,後修‘奢摩他’。 “如果菩薩們以隨順圓覺的智慧圓滿融合一切,一切性相不離圓覺性。這種菩薩的修行類型,叫做‘圓修三種自性清淨隨順’。 “善男子,這就叫做‘菩薩二十五輪’,所有菩薩都是這樣修行。如果菩薩們以及末世衆生依照這二十五種類型輪替修習應當修持清淨的行爲,寂靜心念,請求哀憫,懺悔自己的惡業。經二十一天後,對二十五種修行類型各作標記,誠心請求哀憫,隨便抽取一個,依據所取的修行類型去修行,便知道自己應採用頓修還是漸修。如果心存一念懷疑和反悔,就不能有所成就。” 當時,世尊爲了重新闡述這個真義,於是說偈語: 辯音汝當知,一切諸菩薩, 無礙清淨慧,皆依禪定生。 所謂奢摩他,三摩提禪那。 三法漸次修,有二十五種。 十方諸如來,三世修行者, 無不因此法,而得成菩提。 唯除頓覺人,並法不隨順。 一切諸菩薩,及末世衆生, 常當持此輪,隨順勤修習, 依佛大悲力,不久證涅槃。
評價
暫無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