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輸入搜索內容,並按回車鍵開始搜索...

佛說四十二章經 · 第一章 · 出家證果

佛言:辭親出家,識心達本,解無爲法,名曰沙門。常行二百五十戒、進止清淨,爲四真道行成阿羅漢。阿羅漢者,能飛行變化,曠劫壽命,住動天地。次爲阿那含,阿那含者,壽終靈神上十九天證阿羅漢。次爲斯陀含,斯陀含者,一上一還即得阿羅漢。次爲須陀洹,須陀洹者,七死七生便證阿羅漢。愛慾斷者,如四肢斷,不復用之。阿羅漢已達不生滅的境界,他已斷了六道中的「分段生死」,證得小乘最高的果位,能飛行變化,六神通具足,而且有曠劫的壽命(即壽命很長)。阿羅漢下面的位階就是「阿那含」,它是第三果,即不再到欲界受生。證阿那含的修行者壽終後,靈神超生十九天,就能證阿羅漢果。阿那含下面是「斯陀含」,斷欲界六品思惑,是證第二果的修行人,在他生命週期的壽命裏,必須分段生死、再一來一返,即得證阿羅漢果。接下來「須陀洹」是初果,謂去凡夫初入聖道之法流。逆流者爲逆生死暴流,已斷見惑入初聖位。需再經過七次的生死往返,才能證得阿羅漢。修行,首先就要斷愛慾。愛慾是三界六道輪迴的種子(因);斷了愛慾這個「因」,就不會有三界輪迴的「果」。
                

詩集

註解

世尊:就是釋迦牟尼佛,這是佛的十號之一。
成道已:就是在菩提樹下,夜睹明星而悟道的時候。
作是思惟:他作這麼一種想。
離欲寂靜:離欲,就是沒有這種慾念,沒有這個染污法。寂靜就是清淨,無所作爲,在那兒如如不動。
是最爲勝:這是最殊勝的,最不可思議的。
住大禪定:在這大禪定裏住著。
降諸魔道:這一切的魔王外道也能降伏了。
於鹿野苑中:佛作是思惟觀察,看憍陳如這五個人應該先得度,所以他就到鹿野苑中。
轉四諦法輪:四諦就是苦集滅道。苦,是世間之果;集,是世間之因;滅,是出世之果;道,是出世之因。苦集滅道,這叫四諦法。
復有比丘所說諸疑:又有其他的比丘,以後向佛請法,來問他們的疑難,問他們所不明白的道理。
求佛進止:請佛決定他們是可以向前修行?還是停止?求佛給他們一個決定的選擇。
世尊教敕,一一開悟:佛有教敕。教,教化;敕,敕令,就是給他們命令。佛給他們開示教化,他們每一個比丘都開悟了。
合掌敬諾:合起掌來恭恭敬敬而應諾,應諾就是秉承佛教去修行了。
而順尊敕:隨順世尊所教的道理去修行。

簡介

《佛說四十二章經》,簡稱《四十二章經》,佛教著作,據說是東漢迦葉摩騰、竺法蘭漢譯,一般認爲是古代中國譯出的第一部佛教經典。內容是把佛所說的某一段話稱爲一章,共選了四十二段話所編集而成。收在《大正藏》第十七冊。《四十二章經》論其勝義,蓋有四端:一、辭最簡馴,二、義最精富,三、臚者古真,四、傳最平易。用以上四重以觀察於佛,則佛之全體大用明。

佳句

暫無內容

翻譯

序
當時,世尊成就佛道,這般思惟:‘離開慾望,安於寂靜,是最殊勝的。安住大禪定,能降伏一切魔道。愛慾生於貪心和愚癡。禪定是智慧的資料。所以世尊,剛開始就說,離欲是最殊勝的,然才勸導,安住禪定降伏魔道。
正文
佛言:“辭別親人,出家修道。認識到心的本來面目,明白無爲佛法。便稱之爲沙門。”恆常受持二百五十條戒律,修行四諦真道,精進志向,內心清淨,成就阿羅漢。

評價

暫無內容

評論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