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輸入搜索內容,並按回車鍵開始搜索...

地藏經 · 分身集會品第二

爾時百千萬億不可思、不可議、不可量、不可說無量阿僧祇世界,所有地獄處,分身地藏菩薩,俱來集在忉利天宮。以如來神力故,各以方面,與諸得解脫從業道出者,亦各有千萬億那由他數,共持香華,來供養佛。
彼諸同來等輩,皆因地藏菩薩教化,永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諸衆等,久遠劫來,流浪生死,六道受苦,暫無休息。以地藏菩薩廣大慈悲,深誓願故,各獲果證。既至忉利,心懷踊躍,瞻仰如來,目不暫舍。
爾時,世尊舒金色臂,摩百千萬億不可思、不可議、不可量、不可說、無量阿僧祇世界諸分身地藏菩薩摩訶薩頂,而作是言:吾於五濁惡世,教化如是剛強衆生,令心調伏,舍邪歸正,十有一二,尚惡習在。吾亦分身千百億,廣設方便。或有利根,聞即信受;或有善果,勤勸成就;或有暗鈍,久化方歸;或有業重,不生敬仰。如是等輩衆生,各各差別,分身度脫。
或現男子身、或現女人身、或現天龍身、或現神鬼身、或現山林川原、河池泉井,利及於人,悉皆度脫。或現天帝身、或現梵王身、或現轉輪王身、或現居士身、或現國王身、或現宰輔身、或現官屬身、或現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身、乃至聲聞、羅漢、辟支佛、菩薩等身、而以化度。非但佛身,獨現其前。
汝觀吾累劫勤苦,度脫如是等難化剛強罪苦衆生。其有未調伏者,隨業報應。若墮惡趣,受大苦時,汝當憶念吾在忉利天宮,殷勤付囑。令娑婆世界,至彌勒出世已來衆生,悉使解脫,永離諸苦,遇佛授記。
爾時,諸世界分身地藏菩薩,共復一形,涕淚哀戀,白其佛言:我從久遠劫來,蒙佛接引,使獲不可思議神力,具大智慧。我所分身,遍滿百千萬億恆河沙世界,每一世界化百千萬億身,每一身度百千萬億人,令歸敬三寶,永離生死,至涅槃樂。但於佛法中所爲善事,一毛一渧,一沙一塵,或毫髮許,我漸度脫,使獲大利。唯願世尊,不以後世惡業衆生爲慮。
如是三白佛言:唯願世尊,不以後世惡業衆生爲慮。
爾時,佛贊地藏菩薩言:善哉!善哉!吾助汝喜。汝能成就久遠劫來,發弘誓願,廣度將畢,即證菩提。
                

詩集

註解

分身:即化身。佛菩薩爲了化導衆生,應衆生的機緣而化作不同的身份,將一身化出無窮無盡的分身來,皆同一形,以地上菩薩能破一分無明,證一分法身者,即可分身。法身證得越多,分身越多。而與化身不同,化身爲度有緣衆生,應機赴現,形相種種皆不相同也。
業道:梵文Karma—marga,善惡業招感苦樂果報的場所或通路。一般分十善業道與十惡業道兩類,這裏主要指惡趣惡道。 業道:業者造作義;道者能通義。業道者,以煩惱爲因,發動身三口四意三此十業,造諸種種有漏之業,而感天、人、惡趣之苦果,六道輪轉,故名業道。
不退轉:梵語阿跋致,不退轉於成佛之道的意思。以菩薩所修之功德善根越增越進,不會退失轉變也,是菩薩階位名,經一大阿僧祗劫之修行方到此位,是人不爲諸魔所動,更不退轉。不退轉有三方面:位不退,入十住位,無復退墮惡道及生死流轉,發菩提心,破見思惑也。行不退,入於初地,成就真唯識觀,利他之行不退,破塵沙惑也。念不退,八地以上,得無功用智,念念入於真如實相大海,破無明惑也。
阿耨(nòu)多羅三藐三菩提:梵文Anuttara—samyak—sam—bodhi的音譯,意爲無上正等正覺。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佛智之名,即無上正等正覺也。阿,無也;耨多羅,上也;三,正也;藐,等也;菩提,覺也。其道無極稱“無上”;其道至正至遍,爲“正等”也;其道至正至慧,爲“正覺”也,合之乃真正平等覺知一切真理之無上智慧也。“正覺”,區別於衆生的不覺與外道的邪覺;“正等”區別於小乘的獨覺;“無上”區別於菩薩覺行未能圓滿也。故知“無上正等正覺”乃唯佛方可稱得也。
果證:依因位之修行而得果地之證悟也。如修四諦道的,可得聲聞四果的證悟;修十二因緣的,可得緣覺、獨覺的果證;修六度萬行的,可得菩薩四十二階位的證悟。
金色臂:佛身紫磨真金色。紫磨真金乃黃金中最上品。用以表佛身無上也。紫者,紫色;磨者,無垢濁,表佛身清淨。以佛身清淨故,有忍辱柔軟之相。金色臂乃佛紫磨真金色之手臂也。
摩頂:佛爲囑累大法,摩弟子之頂;或爲授記摩頂。此處是佛爲慰勞地藏菩薩度生,日日三時在地獄教化衆生,贊其不辭勞苦而摩頂也。
五濁:又名五滓、五渾等,住劫中人壽二萬歲以後,而有渾濁不淨之法五種。一、劫濁:人壽二萬歲以後,四濁疊起,此劫名劫濁,以四濁聚於此時而名之也;二、見濁:衆生具種種邪見(見前“邪見”條所注),以此邪見引起餘四濁也,乃五濁之主體;三、煩惱濁:以衆生具邪見,復以無量生死來種種無明引起煩惱,如貪嗔癡慢疑等,爲迷於世間事物而起之惑,爲五鈍使,亦爲五濁之主體;四、衆生濁:以衆生之見濁、煩惱濁盛故,人間果報漸衰,心鈍體弱,苦多福少,名衆生濁;五、命濁:以衆生之見濁、煩惱濁盛故,人命漸減乃至十歲,名命濁。此五濁中,以見濁,煩惱濁爲濁之主體;衆生濁、命濁、劫濁爲前二濁之結果。
利根:利者,銳利也,聞法速疾即得妙解也;根者,常指根器、根性,亦指信、進、念、定、慧之五根或眼、耳、鼻、舌、身之五根,這裏指具有深厚智慧及善根的衆生,聞法即得妙解,能速證無生法忍者或至少能得聲聞初果者。利根之人修出世間法易。就佛教來說,特別指易於覺悟得解脫的根器。
天帝:即釋提桓因,帝釋天原爲摩揭陀國之婆羅門,由於修佈施等福德,遂生忉利天,且成爲三十三天之天主。
梵王:大梵天王的異稱。大梵天爲初禪天之王,所以叫大梵天王,總管色界諸天。
轉輪王:轉輪聖王的簡稱,指成就七寶,具足四德,統一須彌四洲,以正法治世的大帝王,是佛教政治理想中的統治者。 轉輪王:又稱轉輪聖帝、轉輪聖王、輪王。此王身具三十二相,即位時,由天感得輪寶,轉其輪寶降伏四方,故稱轉輪聖王。又能飛行空中,故稱飛行皇帝。其輪寶有金銀銅鐵四種,依次統領四、三、二、一大洲。在增小劫,人壽兩萬歲以上則生;在減小劫,人壽自無量歲到八萬歲時才生。
居士:居家之佛教徒。梵文原語爲Grhapati,意譯爲長者、家主、家長。在印度,是指從事工商業的富豪,或在家有道之士;在中國,則稱學德高而未有出仕的人爲居士,即處士之意。
宰輔:輔助皇帝、身居要位的官員。現代而言,指一個國家裏執掌黨、政、軍等的高級幹部或官員。
(15)官屬:爲政府所用的官僚。現代而言,指一般地方上的官員。
比丘:梵文Bhiksu,音譯比丘、苾芻、備芻、比呼等,意譯爲乞士,言其上從如來乞求佛法而養育法身慧命,下從世俗乞求衣食以存活色身,指受過具足戒的男性出家人。
比丘尼:梵文Bhiksuni,指受過具足戒的女性出家人。
優婆塞:梵文、巴利語Upasaka的音譯,漢譯作清信士、近善男、近事男、善宿男。指皈依三寶,受持五戒、八戒等男性在家信徒。
優婆夷:梵文、巴利語Upasika的音譯,又作優婆私,漢譯作清信女、近善女、近事女、近宿女。指皈依三寶,受持五戒、八戒等女性在家信徒。
彌勒:梵文Maitreya,音譯梅哩麗耶、末怛唎耶等,意譯爲慈氏。 彌勒:新稱彌帝隸,每怛哩,菩薩之姓,譯作慈氏;名阿逸多,譯作無能勝,生於南天竺婆羅門家,紹釋迦如來之佛位,爲補處菩薩,今在兜率天內院,經人間五十六億七千萬歲下生人間,於華林園龍華樹下成正覺。此菩薩過去值佛修慈心三昧,故稱慈氏。
授記:又作授決、受別、記別等。本指分析教說,或以問答方式解說教理;轉指弟子所證或死後之生處;後專指未來世證果及成佛名號之預言。 授記:梵雲和伽羅,佛對發心之衆生授予當來必當作佛之記別也。有多種授記,今舉其二種:一爲二種授記:無餘記,佛現前授記某衆生於某劫中成佛,立何名號,國土,眷屬等等了了記明,名無餘記;有餘記,佛告某衆生於未來某佛時當畢此罪,此佛將與汝授記,此名有餘記。一爲四種授記:一、未發心而與授記,此衆生根性猛利,好樂大法,佛爲此衆生說成佛時間及國土,名號等等,與無餘記授記內容同;二、適發心已得授記,此人久植德本,勤心精進,初發心即得不退轉,入菩薩位,佛爲之授記;三、祕密授記,若菩薩志求無上菩提當得授記,然恐其自滿自足,不復精進,故佛以神力,密作授記,令他人得聞而已不聞也;四、現前授記,菩薩久集善根,悉皆具足,常修梵行,觀無我空,得無生忍,佛知是人功德智慧已具足,於一切大衆前,現前作無餘記也。
涅槃:梵文Nirvana,又音譯作泥洹、涅槃那等,漢譯滅、滅度、寂滅、不生、圓寂。 23)涅槃:又作泥洹,舊譯爲滅度、寂滅、不生、無爲、安樂、解脫,新譯作圓寂。滅度者,滅生死之因果,度生死之瀑流也;寂滅者,寂乃無爲空寂安穩之意,滅乃滅生死之大患也;不生者,以滅生死之因果,故不生也;無爲者,無惑業因緣之造作也;安樂者,安穩快樂也;解脫者,解生死之繫縛,脫三界之牢籠也。涅槃分有餘及無餘兩種,有餘涅槃者,生死因之惑業已盡,猶餘有漏依身之苦果也;無餘涅槃者,更滅依身苦果令無所餘也。有餘涅槃生時可證,無餘涅槃死時方得。小乘以了分段生死謂得涅槃,大乘以了變易生死謂得涅槃。
三白佛言:指地藏菩薩用同樣的話對佛連說三次,表明他下了很堅定的決心。
菩提:梵文Bodhi的音譯,意譯爲智慧、知、覺,舊譯爲道,指佛的最高的智慧。菩提爲佛教的根本理念與最高目標,佛教主要在說明菩提之內容,及證取菩提的實踐方法。

簡介

《分身集會品第二》出自佛教經典《地藏經》。這一品講述了在無量世界所有地獄處度生的分身地藏菩薩,以及地藏菩薩救度的解脫者,都來到忉利天宮,聽釋迦牟尼佛講法。

佳句

暫無內容

翻譯

就在這時,百千萬億不可思議、不可稱量、不可說的無量阿僧祇世界裏,所有在地獄當中救度衆生的分身地藏菩薩統統集合到忉利天宮。與此同時,由於依仗佛力的加持,那些曾經得到地藏菩薩教化與救度,從業道中解脫出來的千萬億那由他數的種種衆生,也都有幸同到忉利天宮來,手捧種種名貴的香和花來供養佛。這些衆生,從無量劫以來,一直在生死苦海里流浪,在六道輪迴中受苦,片刻也得不到安寧。正因爲受到地藏菩薩誓願的召感與慈悲的教化,他們對於佛法具有了堅定的信念,每一位都證到了一定的果位,在走向無上正等正覺的路程當中永不退轉。承蒙佛力的加持來到忉利天宮,心裏十分地歡喜激動,以無比恭敬心瞻仰如來,目不暫舍。這時,釋迦牟尼世尊伸出金色的手臂,以神通力摩百千萬億不可思、不可議、不可量、不可說無量阿僧祇世界中所有分身地藏菩薩頂,對他們說:“我在五濁惡世當中教化這些冥頑固執的衆生,使他們的心性趨於調伏、柔和,拋棄邪惡的思想和行爲,歸到佛法的正道上來。大多數的衆生經過我的教化,都有不同程度的改變,有的也證到一定的果位;但還有十分之一二的衆生很難改得了他們無始生死以來所染的種種惡習。爲此,我也曾分身千百億,用盡種種的方法去教化。有的善根比較深厚,智慧比較開明的,聽了我的教導後,當即就信服並接受我的教化;有的善根比較深厚,而智慧稍差些的,經過我多次的勸化,也有了種種的成就;有的善根比較膚淺,智慧也很低下,那就要經過長期耐心的教化方能使他們歸向佛道;有的衆生業障深重,根本對三寶不生敬仰心,極其難以教化。像這些衆生,有各種各樣不同的情況,我都分成無量化身去度脫他們:或是化現男子的形象;或是化現女人的形象;或是化現天龍的形象;或是化現神鬼的形象;或是化現山、河、樹林、平原、湖泊、池塘、泉水、井水去利益衆生,使他們感到佛力的不可思議而得到度脫;或是化現天帝的形象;或是化現梵王的形象;或是化現轉輪王的形象;或是化現居士的形象;或是化現國王的形象;或是化現宰輔的形象;或是化現官屬形象;或是化現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的形象;乃至化現爲聲聞羅漢、辟支佛、菩薩等種種形象,隨衆生的根基和機緣來度脫他們,而非僅僅以佛身的形象來化度衆生。”“你看我從久遠劫來辛勤勞苦地度脫這些難教難化、冥頑固執的罪苦衆生,那些至今還沒有教化、調伏過來的,免不了要受因果規律的支配,依照自己所造的種種惡業得到應有的報應。這些罪苦衆生倘若墮落到惡道中受大苦時,你應當想到我在忉利天宮再三殷地囑咐——讓娑婆世界裏那些直到彌勒佛出世以來的一切衆生,你要以神通智慧使他們都得到解脫,永遠脫離種種苦難,直到他們在將來能夠遇佛授記,決定成佛。”這時,從一切世界出來的無量分身地藏菩薩,恢復合爲一身,深爲本師釋迦牟尼佛爲一切衆生的解脫所做的種種難行苦行及佛陀對他的殷切期望與鄭重囑託所感動,淚流滿面,傷感而仰慕地對佛表白自己的心意:“我從遙遠的往昔無數大劫以來,承蒙佛的接引與教導,使我獲得了不可思議的神通威力,具足無量的般若真智。我所有的分身,遍佈百千萬億恆河沙數的世界;每一世界裏,又化現百千萬億的化身;每一個化身又度脫百千萬億人,使他們都能皈依、尊敬三寶,永遠脫離生死輪迴,得到不生不滅的涅槃之樂。這些人中,爲護持佛法久住所做的善事,哪怕輕如鴻毛,小如水滴,細如微塵,尖如毛端的點滴功德,我都會想方設法度化他,使他走上佛法的正道,獲得脫生死、永離苦難的利益。請世尊放心,不必擔心後來世造惡業的衆生。”地藏菩薩就這樣連說了三遍:“請世尊放心,不必擔心後來世造惡業的衆生。”魔王得夢這時,佛稱讚地藏菩薩說:“善哉善哉,我也隨喜讚歎你的功德和你救度一切衆生的偉大心願。你從久遠的大劫以來一直誠懇地發度脫一切衆生的宏誓大願。我也向你保證,一旦你把這些衆生度盡之後,馬上就可以證得菩提而成佛。”

評價

暫無內容

評論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