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輸入搜索內容,並按回車鍵開始搜索...

維摩詰經 · 佛道品第八

爾時,文殊師利問維摩詰言:‘菩薩云何通達佛道?’維摩詰言:‘若菩薩行於非道,是爲通達佛道。’又問:‘云何菩薩行於非道?’答曰:‘若菩薩行五無間,而無惱恚;至於地獄,無諸罪垢;至於畜生,無有無明憍慢等過;至於餓鬼,而具足功德;行色無色界道,不以爲勝。示行貪慾,離諸染著;示行嗔恚,於諸衆生,無有恚礙;示行愚癡,而以智慧,調伏其心。示行慳貪,而舍內外所有,不惜身命;示行毀禁,而安住淨戒,乃至小罪,猶懷大懼;示行嗔恚,而常慈忍;示行懈怠,而勤修功德;示行亂意,而常念定;示行愚癡,而通達世間、出世間慧;示行諂僞,而善方便,隨諸經義;示行憍慢,而於衆生,猶如橋樑;示行諸煩惱,而心常清淨;示入於魔,而順佛智慧,不隨他教;示入聲聞,而爲衆生,說未聞法;示入辟支佛,而成就大悲,教化衆生;示入貧窮,而有寶手,功德無盡;示入形殘,而具諸相好,以自莊嚴;示入下賤,而生佛種性中,具諸功德;示入羸劣醜陋,而得那羅延身,一切衆生之所樂見;示入老病,而永斷病根,超越死畏;示有資生,而恆觀無常,實無所貪;示有妻妾婇女,而常遠離五欲淤泥;現於訥鈍,而成就辯才,總持無失;示入邪濟,而以正濟,度諸衆生;現遍入諸道,而斷其因緣;現於涅槃,而不斷生死。文殊師利!菩薩能如是行於非道,是爲通達佛道。’
於是維摩詰問文殊師利:‘何等爲如來種?’文殊師利言:‘有身爲種,無明有愛爲種,貪恚癡爲種,四顛倒爲種,五蓋爲種,六入爲種,七識處爲種,八邪法爲種,九惱處爲種,十不善道爲種。以要言之,六十二見及一切煩惱,皆爲佛種。’曰:‘何謂也?’答曰:‘若見無爲入正位者,不能復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譬如高原陸地,不生蓮華,卑溼淤泥,乃生此華;如是見無爲法入正位者,終不復能生於佛法;煩惱泥中,乃有衆生起佛法耳!又如植種於空,終不得生!糞壤之地,乃能滋茂。如是入無爲正位者,不生佛法;起於我見如須彌山,猶能發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生佛法矣!是故當知,一切煩惱,爲如來種。譬如不下巨海,不能得無價寶珠。如是不入煩惱大海,則不能得一切智寶。’
爾時,大迦葉嘆言:‘善哉!善哉!文殊師利!快說此語。誠如所言,塵勞之儔,爲如來種;我等今者,不復堪任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乃至五無間罪,猶能發意生於佛法,而今我等永不能發?譬如根敗之士,其於五欲不能複利。如是聲聞諸結斷者,於佛法中無所復益,永不志願。是故文殊師利!凡夫於佛法有反覆,而聲聞無也。所以者何?凡夫聞佛法,能起無上道心,不斷三寶。正使聲聞終身聞佛法,力無畏等,永不能發無上道意。’
爾時,會中有菩薩,名普現色身,問維摩詰言:‘居士!父母妻子,親戚眷屬,吏民知識,悉爲是誰?奴婢僮僕,象馬車乘,皆何所在?’於是維摩詰以偈答曰:‘
智度菩薩母  方便以爲父  一切衆導師  無不由是生
法喜以爲妻  慈悲心爲女  善心誠實男  畢竟空寂舍
弟子衆塵勞  隨意之所轉  道品善知識  由是成正覺
諸度法等侶  四攝衆妓女  歌詠誦法言  以此爲音樂
總持之園苑  無漏法林樹  覺意淨妙華  解脫智慧果
八解之浴池  定水湛然滿  布以七淨華  浴此無垢人
象馬五通馳  大乘以爲車  調御以一心  遊於八正路
相具以嚴容  衆好飾其姿  慚愧之上服  深心爲華鬘
富有七財寶  教授以滋息  如所說修行  迴向爲大利
四禪爲牀座  從於淨命生  多聞增智慧  以爲自覺音
甘露法之食  解脫味爲漿  淨心以澡浴  戒品爲塗香
摧滅煩惱賊  勇健無能逾  降伏四種魔  勝旛建道場
雖知無起滅  示彼故有生  悉現諸國土  如日無不見
供養於十方  無量億如來  諸佛及己身  無有分別想
雖知諸佛國  及與衆生空  而常修淨土  教化於羣生
諸有衆生類  形聲及威儀  無畏力菩薩  一時能盡現
覺知衆魔事  而示隨其行  以善方便智  隨意皆能現
或示老病死  成就諸羣生  了知如幻化  通達無有礙
或現劫盡燒  天地皆洞然  衆人有常想  照令知無常
無數億衆生  俱來請菩薩  一時到其舍  化令向佛道
經書禁咒術  工巧諸技藝  盡現行此事  饒益諸羣生
世間衆道法  悉於中出家  因以解人惑  而不墮邪見
或作日月天  梵王世界主  或時作地水  或復作風火
劫中有疾疫  現作諸藥草  若有服之者  除病消衆毒
劫中有饑饉  現身作飲食  先救彼飢渴  卻以法語人
劫中有刀兵  爲之起慈悲  化彼諸衆生  令住無諍地
若有大戰陣  立之以等力  菩薩現威勢  降伏使和安
一切國土中  諸有地獄處  輒往到於彼  勉濟其苦惱
一切國土中  畜生相食啖  皆現生於彼  爲之作利益
示受於五欲  亦復現行禪  令魔心憒亂  不能得其便
火中生蓮華  是可謂希有  在欲而行禪  希有亦如是
或現作淫女  引諸好色者  先以欲鉤牽  後令入佛智
或爲邑中主  或作商人導  國師及大臣  以祐利衆生
諸有貧窮者  現作無盡藏  因以勸導之  令發菩提心
我心憍慢者  爲現大力士  消伏諸貢高  令住無上道
其有恐懼衆  居前而慰安  先施以無畏  後令發道心
或現離淫慾  爲五通仙人  開導諸羣生  令住戒忍慈
見須供事者  現爲作僮僕  既悅可其意  乃發以道心
隨彼之所須  得入於佛道  以善方便力  皆能給足之
如是道無量  所行無有涯  智慧無邊際  度脫無數衆
假令一切佛  於無數億劫  讚歎其功德  猶尚不能盡
誰聞如是法  不發菩提心  除彼不肖人  癡冥無智者’
                

詩集

註解

暫無內容

簡介

暫無內容

佳句

暫無內容

翻譯

這時候,文殊師利便問維摩詰說:“以菩薩身份,如何才能夠進入佛的正道哩?”維摩詰說:“如果菩薩的所作所爲屬於非道—類,那他便處於了進入佛道的地位。”文殊師利又問:“菩薩如何纔是行於非道呢?”維摩詰答道:“若菩薩所作所爲陷於五種無間罪惡,同時又毫無煩惱及嗔恚等;如果他們墜入地獄,同時又沒有任何痛苦的造業原因;如果他們墜於畜生道,同時卻沒有無明、僑慢等過失;如果他們墜於餓鬼道,同時卻有無慳無貪的福德;如果他們所作爲符合色無色界的原則,但他們卻不滿足於此,仍然追求更高境界;如果他們的行爲表現爲貪慾,但實際上卻遠離了污染執著;表現爲嗔恚,但卻對衆生的生存謀道沒有損毀妨礙;表現爲愚癡,但實質上卻在以智慧修養本心;表現爲慳貪,但實質上舍棄了內在我與外在我所的差別,連身與命也不再吝惜;表現爲毀傷禁戒,但實質上卻安住於清淨戒律,以至些微小過錯也深懷畏懼之心;表現爲嗔恚,而實質上總能懷慈心而忍讓;表現爲懈怠,而實質上勤修善行功德;表現爲心意煩亂?而實質上常能持心於禪定;表現爲愚鈍癡呆,而實質上卻通達世間與出世間的一切知識與智慧;表現爲謅僞,而實質上則善於因時因地因人而傳達種種佛經的實際意義;表現爲僑慢,而實質上卻能謙下地服務於衆生,如橋樑一樣引導他們離苦;表現爲種種煩惱,而實質上心常清淨;表現爲入於魔道,而實質上卻隨順怫的智慧,並不與外道同流合污;表現爲奉行聲聞乘,但卻能爲衆生演說前所末聞的大乘之法;表現爲奉行辟支佛的獨覺道路,但卻能夠成就大悲之心以教化衆生;表現爲貧窮而無依靠,但卻有博施一切行善無盡的寶手功德;表現爲身形殘障,但卻有諸多吉瑞相好裝飾自己;表現爲低下卑賤的身份,但卻生而具有佛之種性,具備種種成佛的功德;表現得體格羸弱身形醜陋,但卻修得如那羅延的強健之身,爲一切衆生樂於得見;表現得衰老病弱,但卻最終斷絕一切病根,並超越了對生死的怖畏;表現得富有資財,但始終正觀世間無常,因而絕無貪慾惡業;表現得妻妾采女成羣,但總是遠離五欲的泥潭;看起來語言木訥,笨口拙舌,實際上卻辨才無礙,從總體把握佛法而無遺漏;看起來象是以邪門外道救濟衆生,實際上卻無不符合正當佛;看起來進入了所有六道生死輪迴,實際卻斷除了因染業而受生的因緣;看起來現身於涅磐當中,實際上卻爲衆生而隨緣於生死。文殊師利,菩薩如果能象這樣實行非道,那他便是進入佛道了。”
於是維摩詰便問文殊師利:“什麼是如來種呢?”文殊師利說:“色身之見是如來種。無明愛著是如來種。貪嗔癡三毒是如來種。誤執常樂我淨的四顛倒是如來種。貪、嗔、睡眠、掉悔、疑惑的五蓋是如來種。眼、耳、鼻、舌、身、意六種感受所入處是如來種。七種識住處是如來種;八種邪法是如來種;九種煩惱所在處是如來種。十種不善道是如來種。要而言之,六十二種邪見及一切煩惱都是如來種。”
維摩詰又問:“這怎麼說呢?”文殊師利答道:“如果取無爲相的見解而入正位證佛果,便無從再發無上菩提道心了。這好比高敞的陸地不會生長蓮花,而非在低矮卑溼的淤泥中才能生長蓮花一樣。依據這個道理,如果取無爲法相的見解併入正位證佛果的,終歸不能從本來捨生死的佛法中再生的,因爲只有依靠衆生廣佛法纔有落實處啊!這又好比在虛實中撒種,種籽終歸無法生長,只有在低矮污穢的糞土中,種籽才能繁茂地生長哩!依據這個道理,取無爲法相而證佛果入正位的人,不再能使佛法產生於生死世間的。若人有自我的執見,哪怕此執如須彌山一樣大,他總還有可能萌發無上菩提道心,從而使佛法顯露落實。所以說,應當知道一切煩惱都是發如來佛性之種籽。如果不到浩渺的大海中,不能求索到無價的寶珠;同樣,不入煩惱的汪洋大海,不能求得一切智慧寶藏。”
這時候,大迦葉深爲讚歎:“善哉,善哉!文殊師利,你這番話如此酣暢痛快。誠如你所說,以塵勞煩惱爲伴即是如來佛性之種哩!我們如今是再不能萌發無上正覺菩提道心了。甚至那些墜於五種無間罪孽的人都能發心求道而使佛法生長,但如今我們這樣的聲聞乘中人卻永遠不能發心,就好象成了諸感官摧敗的人,對於五欲已經不復能利用享受了。同樣的道理,聲聞中的小乘修行者,若斷除煩惱結使之類,便不能再從佛法獲益了,再沒有求大道的志願。所以說啊,文殊師利,凡夫對於佛法可能有進步有倒退,反反覆覆;但聲聞乘的修行者一旦成就便無退失了。爲什麼呢?凡夫如果聽聞佛法,能夠萌生求無上菩提的道心,從而發揚光大三寶,使之繼續不斷。但是聲聞乘中的羅漢,終身聽聞佛法,住於十力、四無畏等等,但卻永遠不會萌生求無上菩提的道心意願。”
這時候,法會當中便有叫普現色身菩薩的,向維摩詰問道;“居士呀,所謂的父母、妻妾、兒女、親戚、當官的、老百姓、老師朋友,這些究竟是什麼人呢?奴婢、童僕、象、馬、車乘,又都在哪裏呢?”於是維摩詰便以竭頌回答說:
智度爲菩薩之母,方便爲菩薩之父。
一切衆生之生,無不由智慧、方便而生。
法喜是妻妾,慈悲心是女兒,
善心即是兒子,畢竟空便是清淨屋舍。
塵勞衆生即是弟子,隨意加以化導。
三十七道品是老師,因他而成正覺。
六度法門爲朋友,四攝之法是歌舞妓,
她們的歌唱便是法言,我也以之作音樂。
不種的善法總持爲園林,無漏之法爲林樹,
求正覺的意念是妙花,解脫便是智慧果。
八解脫爲除垢浴池,其中注滿清徹禪定水,
水面布有七淨蓮花,入此浴則身無垢污。
五種神通如象馬奔馳,大乘之法即高廣車。
一心爲善駕此車,暢遊於八條正道。
三十二瑞相打扮起來,八十種好裝飾起來,
慚愧心是漂亮衣服,深虔心是美麗花鬢。
信、戒、聞、舍、慧、慚愧,七種珍寶是財富
教授他人養善法,如所說而修行。
迴向大衆功德便是大利。
四種禪是牀座,它們靠清淨生活生成。
多聞善思增加智慧,以聞法音爲妙樂;
甘露之法以爲食,解脫之法爲瓊漿。
以清淨心爲澡浴,以守持戒律爲薰香,
摧滅斷除煩惱之賊,其勇猛無與倫比。
降伏四種魔障,以勝利的旗幡建立道場。
雖知諸法無生故無滅,爲教衆生而說有生,
顯示種種國土,使如同麗日當空人無不見。
供養十方佛國的無量億如來,供養一切諸佛和自我之身心中無分別之想。
雖知諸佛國與衆生性空,但常修淨土。
教化一切有情及含生之類,菩薩能一時間盡現諸音聲、形象、威儀、四無畏、十力等。
瞭解一切魔障之事,而能顯示隨其行。
以善巧方便智慧,隨意化導示現, :
或現老、病、死諸相,以使有情衆生了解
世間萬法如幻,從而達法界而無障礙。
或現劫末大火盡燒,天地間蕩然無存,
衆生若有恆常之想,以火燒相令其知無常。
無數億有情衆生,都來延請菩薩。
到他們家中行導化,使各各轉向佛道。
菩薩於諸經書、禁咒、工巧;技藝無不精通
菩薩爲饒益衆生,也能盡行諸事。
世間道法各異,菩薩均能假借而啓人出家。
隨應替人解惑,使其不墜邪見。
菩薩化身爲日月諸天,或爲梵王、世界主。
或化爲地、水,或化爲火、風。
大劫中間時疫若現,菩薩則現爲醫方藥草。
若有衆生服藥,病癒而除諸毒。
大劫中間若有饑饉,菩薩則現爲飲食五穀。
療飢救渴,使衆生得以延命。
大劫中間若有刀兵,菩薩則起慈悲救護心。
令衆生莫起爭端,得避禍之地。
如兩軍對壘,血戰將起,菩薩以等持力
現大威勢,調和雙方,令無爭戰。
一切國土中若有地獄,菩薩則往至地獄救濟衆生苦惱。
一切國土中若有畜生相互啖食殘害,菩薩即現身於彼,說法而令得利益。
菩薩也顯示出享受五欲,而又能現行禪定。
菩薩能令衆魔心憒亂,無由得逞其便。
若火中生蓮花,人們會說希世罕有。
菩薩在欲樂中行禪定,同樣希世罕有。
菩薩示現爲淫女之身,引誘好色之人。
先以色相鉤引,而後以佛智啓迪化導。
菩薩或作官長,或作商主、國師及大臣,目的在護佑利益衆生。
若有貧困窮厄無告者,以無盡寶藏賑濟,
因勢利導,令其萌發菩提心。
若有自高自大其心僑慢的,則現爲大力士,
摧伏其驕傲盛氣,使轉向無上佛道。
若衆生有懼畏之心,菩薩便走上去安慰,
先施以無畏之心,使萌發無上道心。
菩薩或表現離絕淫慾,作五通仙人開導衆生
使他們持戒,修忍辱而行慈心。
菩薩若見有需要服侍的人,現身即作僕傭
僮婢,使其稱心如意,進而亦發道心。
菩薩令衆生隨所需得滿足,導引他們入佛,
以方便善巧,使衆生無匱乏之心。
菩薩法門無限量,所行善事亦無涯,
智慧廣大無邊際,度脫衆生無數量。
假令十方一切佛,讚歎其所行功德,
歷盡無數億大劫,猶恐不能盡其善。
世間有誰聞是法,能不隨生菩提心?
除非頑冥不肖者,以及愚癡無慧人。

評價

暫無內容

評論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