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輸入搜索內容,並按回車鍵開始搜索...

公無渡河

黃河西來決崑崙,咆哮萬里觸龍門。波滔天,堯諮嗟。大禹理百川,兒啼不窺家。
殺湍湮洪水,九州始蠶麻。其害乃去,茫然風沙。被髮之叟狂而癡,清晨臨流欲奚爲。
旁人不惜妻止之,公無渡河苦渡之。虎可搏,河難憑,公果溺死流海湄。
有長鯨白齒若雪山,公乎公乎掛罥於其間,箜篌所悲竟不還。
                

詩集

註解

公無渡河:樂府古題,又名“箜篌引”。郭茂倩《樂府詩集》卷二十六列入《相和歌辭》。
崑崙:崑崙山。
龍門:即龍門山,在今陝西韓城東北五十里,黃河流經其間。
理:即治理,唐人避唐高宗諱,改“治”爲“理”。
窺家:大禹在外治水八年,三過家門而不入。
九州:指天下。蠶麻:養蠶種麻,此泛指農業生產。
茫然風沙:此句的意思是水雖不至於有滔天之禍,仍有風沙之害。
憑:徒步渡過河流。
掛罥(juàn):屍骨掛於雪齒之間。
箜篌:古時的一種絃樂器。似琴而小,用撥彈之。有豎、臥兩種。

簡介

《公無渡河》是唐代偉大詩人李白的作品。此詩是借樂府古題以及古老的渡河故事寫下的一首狂放而怫鬱的悲歌。詩中描述一狂夫不顧河水洶湧隻身過河,他的妻子在後邊呼喊着卻不能阻止,狂夫墜河溺水而死的場景,表現了一種知其不可爲而爲之的悲劇精神。全詩描寫生動,氣勢磅礴,體現了濃郁的悲壯色彩。

佳句

  • 黃河西來決昆崙,咆哮萬裏觸龍門。

翻譯

黃河之水從西而來,它決開崑崙,咆哮萬里,衝擊着龍門,堯帝曾經爲這滔天的洪水,發出過慨嘆。大禹也爲治理這氾濫百川的沮天洪水。不顧幼兒的啼哭,毅然別家出走。在治水的日子裏,他三過家門而不入,一心勤勞爲公。這才治住了洪水,使天下人民恢復了男耕女織的太平生活。雖然消除了水害,但是留下了風沙的禍患。古時有一個狂夫,他披頭散髮大清早便衝出門去,要徒步渡河。別人只是在一旁看熱鬧,只有他的妻子前去阻止他,在後面喊着要他不要渡河,可是他偏要向河裏跳。猛虎雖可縛,大河卻不可渡,這位狂夫果然被水所溺,其屍首隨波逐流,漂至大海,被那白齒如山的長鯨所吞食。其妻彈着箜篌唱着悲歌,可惜她的丈夫再也回不來了。

評價

暫無內容

評論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