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輸入搜索內容,並按回車鍵開始搜索...

夜歸鹿門歌

山寺鐘鳴晝已昏,漁梁渡頭爭渡喧。
人隨沙岸向江村,餘亦乘舟歸鹿門。
鹿門月照開煙樹,忽到龐公棲隱處。
巖扉松徑長寂寥,惟有幽人自來去。
                

詩集

註解

鹿門:山名,在襄陽。
晝已昏:天色已黃昏。
漁梁:洲名,在湖北襄陽城外漢水中。《水經注·沔水》中記載:「襄陽城東沔水中有漁梁洲,龐德公所居。」
喧:吵鬧。
開煙樹:指月光下,原先煙霧繚繞下的樹木漸漸顯現出來。
龐公:龐德公,東漢襄陽人,隱居鹿門山。荊州刺史劉景升請他做官,不久後,攜妻登鹿門山採藥,一去不回。
巖扉:指山岩相對如門。
幽人:隱居者,詩人自稱。

簡介

此詩通過描寫詩人夜歸鹿門山的所見所聞所感,抒發了詩人的隱逸情懷。整首詩按照時空順序,分別寫了江邊和山中兩個場景,上個場景着眼於鐘鳴、爭渡、向江村、歸鹿門等人物的動態描繪,下個場景側重於月照、巖扉、松徑等靜態刻畫,先動後靜,以動襯靜,寫出鹿門清幽的景色,表現詩人恬靜的心境,同時在清閒脫俗的隱逸情趣中也隱寓着孤寂無奈的情緒。全詩筆法順暢,語言質樸,情感真摯。

佳句

  • 鹿門月照開煙樹,忽到龐公棲隱處。
  • 巖扉松徑長寂寥,唯有幽人自來去。

翻譯

韻譯
黃昏時山寺的鐘聲迴盪山谷,漁梁渡口處一片喧鬧的聲音。
人們沿着沙岸向江村走過去,我也乘坐一葉小舟返回鹿門。
鹿門的月光使山樹顯現出來,我忽然來到了龐公隱居之地。
清冷的山岩路寂靜的林間道,唯有隱居的人在此飄逸來去。
散譯
天色已近黃昏,山寺裏的鐘聲響起,漁梁渡口人們爭着過河,喧鬧不已。行人沿着沙岸向江村走去,我也乘着小舟返回鹿門山。皎潔的月光照映着鹿門山,山樹一片迷朦。忽然,彷彿不知不覺就到了龐公曾隱居的地方,也到了我現在的棲身之地。如門的山岩、松間的小路幽幽靜靜,只有隱者獨自來去,與這美妙的大自然融爲一體。

評價

宋·劉須溪《王孟詩評》:此詩爲昔人所甚賞,尚非孟勝場,作手自辨。
明·高漫士《批點唐詩正聲》:浩然作《鹿門歌》,其本象清徹閒淡備至。
明·鍾退谷《唐詩歸》:幽細之調,得此一轉有力(「餘亦」句)。
明·唐仲言《唐詩解》:此篇不加斧鑿,字字超凡。
明·唐仲言《彙編唐詩十集》:淺淺說去,自然不同,此老胸中有泉石。
明·周珽《唐詩選脈會通評林》:清徹,真澄水明霞。陳繼儒曰:明月在天,清風徐引,一種高氣,凌虛欲下。知此可讀孟詩。
清·張揔《唐風懷》:窈然幽絕。
清·劉邦彥《唐詩歸折衷》:「幽」之一字,非孟襄陽其誰與?然篇不多見,即此五十六字,亦足當諸家工百言。
清·吳瑞榮《唐詩箋要》:韻事佳題,詞不煩而意有餘,更妙在「龐公」不多鋪張。
清·張謙宜《繭齋詩談》:句句下韻,緊調也。脈卻舒徐。
清·宋宗元《網師園唐詩箋》:入畫(「餘亦」句)。
清·張文蓀《唐賢清雅集》:幽秀至此,直是詩中精靈。
清·施均甫《峴傭說詩》:孟公邊幅太窘,然如《夜歸鹿門》一首,精幽絕妙,才力小者,學步此仲,參之李東川派,亦可名家。

評論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