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集
註解
酬:以詩詞酬答。 張少府:當指張九齡,字子壽,一名博物。韶州曲江(今屬廣東)人。官至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後遭李林甫排擠罷相。 少府:唐人稱縣尉爲少府。從“君問窮通理”句看,張少府亦是詩人同道之人。 晚年:年老之時。唐·包佶《發襄陽後卻寄公安人》詩:“晚年多疾病,中路有風塵。” 唯:亦寫作“惟”,只。 好(hào):愛好。 自顧:自念、自視。三國魏·曹植《贈白馬王彪》詩:“自顧非金石,咄唶令心悲。”李善注:“鄭玄《毛詩箋》曰:‘顧,念也。’” 長策:猶良計。《史記·平津侯主父列傳》:“靡斃中國,快心匈奴,非長策也。” 空知:徒然知道。 舊林:指禽鳥往日棲息之所。這裏比喻舊日曾經隱居的園林。晉·陶潛《歸園田居》詩之一:“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 吹解帶:吹着詩人寬解衣帶時的閒散心情。《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亮深謂備雄姿傑出,遂解帶寫誠,厚相結納。”解帶,表示熟不拘禮,或表示閒適。 君:一作“若”。 窮:不能當官。 通:能當官。 理:道理。 漁歌:隱士的歌。暗用《楚辭·漁父》的典故:“漁父莞爾而笑,鼓枻而去,乃歌曰:‘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吾足。’遂去,不復而言。”浦深:河岸的深處。 “君問窮通理,漁歌入浦深。”句:這是勸張少府達觀,也即要他像漁樵那樣,不因窮通而有得失之患。
簡介
此詩是唐代詩人王維酬答友人的作品。前四句全是寫情,隱含着詩人偉大抱負不能實現的矛盾苦悶心情。頸聯寫隱逸生活的情趣。末聯是即景悟情,以問答形式作結,故作玄解,以不管作答,含蓄而富有韻味,灑脫超然,發人深省。 此詩“松風”兩句,情景渾成,物我兩忘,以動寫靜,以聲顯寂,爲高人達士作了傳神的寫照。詩人着意自述“好靜”之志趣,寫自己對閒適生活的快意,並表示自己對天地間的大道理有所領悟,已經能超然物外,從表面上看似乎很達觀,但從詩意中,還是透露出一點點失落、苦悶的氣息。
佳句
- 松風吹解帶,山月照彈琴。
- 晚年惟好靜,萬事不關心。
- 君問窮通理,漁歌入浦深。
翻譯
人到晚年特別喜好安靜,對人間萬事都漠不關心。 自思沒有高策可以報國,只要求歸隱家鄉的山林。 寬解衣帶對着松風乘涼,山月高照正好弄弦彈琴。 君若問窮困通達的道理,請聽水浦深處漁歌聲音。
評價
明·李沂《唐詩援》:意思閒暢,筆端高妙,此是右丞第一等詩,不當於一字一句求之。 明·鍾惺、譚元春《唐詩歸》:鍾雲:妙在酬答,只似一首閒居詩,然右丞廟堂詩亦皆是閒居。譚雲:妙絕(尾聯下)。 明·唐汝詢《彙編唐詩十集》:唐雲:廟堂酬答亦多不切閒居者,鍾自不採耳。 清·焦袁熹《此木軒論詩彙編》:“自顧無長策,空自返舊林”,無一毫作僞,無一毫詭祕。 清·屈復《唐詩成法》:一二後即當接“松風”、“山月”,卻橫插“自顧”二句,意遂深厚。 清·吳煊、胡棠《唐賢三昧集箋註》:宕開收,言不盡意,此亦一法(“漁歌”句下)。顧雲:末酬張少府用《離騷·漁父》篇意,俊逸。 清·沈德潛《唐詩別裁》:收束或放開一步,或宕出遠神,或本位收住……王右丞“君問窮通理,漁歌人浦深”,從“解帶”、“彈琴”宕出遠神也。結意以不答答之。 清代宋宗元《網師園唐詩箋》:悠然神遠(“松風”句下)。 清·張文蓀《唐賢清雅集》:起接四句一氣,下承“舊林”,轉結到“酬”字意,興趣最遠。理會了徹,隨口都成靈籟。 清·張謙宜《緄齋詩談》:“晚年惟好靜,萬事不關心”,含一篇之脈,此方是起法。三、四虛承,五、六實地,用筆淺深俱到,章法之妙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