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高棅《唐詩正聲》:吳逸一評:自是妙音,所謂不用意而得者。
明李攀龍、葉羲昂《唐詩直解》:愈近愈杳。
明蔣一葵《唐詩選匯解》:首句問,下三句答,直中有婉,婉中有直。
明凌宏憲《唐詩廣選》:俞仲蔚曰:意味閒雅,膾炙人口。
明唐汝詢《唐詩解》:設爲童子之言,以狀山居之幽。
明王夫之《姜齋詩話》:《十九首》及《上山採蘼蕪》等篇,止以一筆入聖證。自潘岳以凌雜之心作蕪亂之調,而後元聲幾熄。唐以後間有能此者,多得之絕句耳。——意之中但取一句,“松下問童子”是已。如“怪來妝閣閉”,又止半句,愈入化境。
明徐增《而庵說唐詩》:夫尋隱者不遇,則不遇而已矣,卻把一童子來作波折,妙極!有心尋隱者,何意遇童子,而此童子又恰是所尋隱者之弟子,則隱者可以遇矣。問之,“言師採藥去”,則又可以遇矣……曰“只在此山中”,“此山中”見甚近,“只在”見不往別處,則又可以遇矣。島方喜形於色,童子卻又云:“是便是,但此山中雲深,卒不知其所在,卻往何處去尋?”是隱者終不可遇矣。此詩一遇一不遇,可遇而終不遇,作多少層折!今人每每趁筆直下。古人有云:“筆掃千軍,詞流三峽”,誤盡後賢,此唐已後所以無詩也。
清黃叔燦《唐詩箋註》:語意真率,無復人間煙火氣。
清李鍈《詩法易簡錄》:一句問,下三句答,寫出隱者高致。
清吳烶《唐詩選勝直解》:設爲童子之言,以答尋問之意,不必實有此事。不露題字,而意已見。
近代王文濡《唐詩評註讀本》:此詩一問一答,四句開合變化,令人莫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