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輸入搜索內容,並按回車鍵開始搜索...

憶江南二首

【其一】
春去也,多謝洛城人。弱柳從風疑舉袂,叢蘭裛露似沾巾。獨坐亦含顰。
【其二】
春去也,共惜豔陽年。猶有桃花流水上,無辭竹葉醉尊前。惟待見青天。
                

詩集

註解

憶江南:原唐教坊曲名,後用作詞牌名。原名“謝秋娘”,唐·段安節《樂府雜錄》謂此調系唐·李德裕爲亡妓謝秋娘所作。後因白居易詞有“能不憶江南”句改名。又名“江南好”、“春去也”、“望江南”、“望江樓”、“夢江口”、“夢江南”、“望江梅”等。單調,二十七字;雙調,五十四字:皆平韻。
多謝:殷勤致意的意思。晉·陶潛《贈羊長史》詩:“路若經商山,爲我少躊躇,多謝綺與角,精爽今何如?”
洛城:洛陽(今屬河南)。
弱柳:柳條柔弱,故稱弱柳。南朝陳·張正見《賦得垂柳映斜溪》:“千仞青溪險,三陽弱柳垂。”.
袂(mèi):衣袖。
叢蘭:叢生的蘭草。
裛(yì)露:沾上露水。裛,通“浥”,沾溼。
含顰(pín):謂皺眉。形容哀愁。顰,同“顰”,皺眉。
豔陽年:即豔陽天,陽光燦爛的春天,這裏指暮春。南朝宋·鮑照《學劉公幹體》詩:“胡風吹朔雪,千里度龍山。集君瑤臺裏,飛舞兩楹前。茲辰自爲美,當避豔陽年。”
無辭:無語,默默地。
竹葉:竹葉酒。
尊前:在酒樽之前。指酒筵上。尊,同“樽”,酒杯。唐·馬戴《贈友人邊游回》詩:“尊前語盡北風起,秋色蕭條胡雁來。”
惟待:只等。
青天:無雲的天,指晴天。

簡介

《憶江南二首》是唐代詩人劉禹錫的組詞作品。第一首詞從春戀人着筆,通過擬人化手法,抒寫了一位洛陽少女的惜春、傷春之情;第二首詞寫作者的惜春之情,包含了一種無可奈何的傷感情緒,既有傷春之意,又表現了作者珍惜流年的情懷。全詞把人情物態糅爲一體,構思新穎,手法多變,語言樸實無華,結構緊湊奇巧,充分體現了“清新流暢、含思婉轉”的藝術特色。

佳句

  • 弱柳從風疑舉袂,叢蘭裏露似沾巾。獨坐亦含顰。

翻譯

【其一】
春光去時離情依依,像在感謝留戀她的洛陽人。柔弱的柳條隨風飄揚,像舉起衣袖告別離去的春;叢生的蘭花被露水沾溼,像惜春的淚水溼透了羅巾;那傷春的美女獨坐庭院,望着柳和花將愁眉皺緊。
【其二】
春光正在離去啊,都來珍惜這陽光燦爛的暮春天。那小溪的潺潺流水上,還漂浮着美麗的桃花花瓣;最好是默默無語地看呀想呀,沉醉在竹葉酒的酒杯前。爲了抓住這最後的春景,只盼天天遇上萬里無雲的晴天。

評價

明代陸時雍《唐詩鏡·卷三十六》:彷彿隋音。
清代沈辰垣《御選歷代詩餘·卷一百二十》引《古今詞話》:劉賓客詞也,一時傳唱,乃名爲《春去也》曲。
清代沈雄《古今詞話》:“春去也”云云,劉賓客詞也。一時傳唱,乃名爲《春去也》曲。
清代陳廷焯《別調集·卷一》:婉麗。
清代況周頤《蕙風詞話·卷二》:唐賢爲詞,往往麗而不流,與其詩不甚相遠也。劉夢得《憶江南》“春去也”云云,流麗之筆,下開北宋子野、少遊一派。唯其出自唐音,故能流而不靡,所謂‘風流高格調’,其在斯乎。
近代俞陛雲《唐五代兩宋詞選釋》:作傷春詞者,多從送春人着想。此獨言春將去而戀人,柳飄離袂,蘭浥啼痕,寫春之多情,別饒風趣,春猶如此,人何以堪!
現代龍榆生《詞曲概論·上編》:這樣解散五七言律絕的整齊形式,而又運用它的平仄安排,變化它的韻位,就爲後來“倚聲填詞”家打開了無數法門,把文字上的音樂性和音樂曲調上的節奏緊密結合起來,促進了長短句歌詞的發展。

評論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