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集
註解
隴西行:樂府古題,又名《步出夏門行》,屬《相和歌·瑟調曲》。隴西,隴山之西,在今甘肅省隴西縣以東。 都護:官名。漢代設置西域都護,唐代設置六大都護府以統轄西域諸國。 匈奴:這裏泛指中國北部和西部的少數民族。 酒泉:郡名,在今酒泉市東北。 關山:泛指邊關的山嶽原野。 烽戍:烽火臺和守邊營壘。古代邊疆告警,以烽燧爲號,白天舉煙爲「燧」,夜晚舉火爲「烽」。戍,一本作「火」。斷:中斷聯繫。
簡介
《隴西行》是唐代詩人王右丞藉樂府舊題創作的一首五古。此詩表現了匈奴入侵、邊防告急的情景。作者沒有正面描寫戰爭,而是截取軍使送書這一片段,通過描繪出一幅迷茫、壯闊的關山飛雪遠戍圖,側面渲染邊關的緊急狀況與緊張氣氛,展現出詩篇「意餘象外」的深邃與凝重。全詩節奏短促,一氣呵成,構思精巧,意蘊豐富。
佳句
- 關山正飛雪,烽戍斷無煙。
翻譯
告急的軍使躍馬揚鞭,飛馳而來,一走馬便是十里,一揚鞭便是五里,漫長的路程風馳電掣般一閃而過。這是西北都護府的軍使,他傳來了加急的軍書,報告匈奴的軍隊已經包圍了我大唐的西域重鎮酒泉。在接到軍書之後,舉目西望,卻只見漫天飛雪,一片迷茫,望斷關山,不見烽煙的痕跡,原來軍中的烽火聯繫已經中斷了。
評價
張戒《歲寒堂詩話》:信不減太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