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輸入搜索內容,並按回車鍵開始搜索...

竹枝詞九首(並引)

【其一】
白帝城頭春草生,白鹽山下蜀江清。
南人上來歌一曲,北人莫上動鄉情。
【其二】
山桃紅花滿上頭,蜀江春水拍山流。
花紅易衰似郎意,水流無限似儂愁。
【其三】
江上朱樓新雨晴,瀼西春水縠文生。
橋東橋西好楊柳,人來人去唱歌行。
【其四】
日出三竿春霧消,江頭蜀客駐蘭橈。
憑寄狂夫書一紙,信在成都萬里橋。
【其五】
兩岸山花似雪開,家家春酒滿銀盃。
昭君坊中多女伴,永安宮外踏青來。
【其六】
城西門前灩澦堆,年年波浪不能摧。
懊惱人心不如石,少時東去復西來。
【其七】
瞿塘嘈嘈十二灘,此中道路古來難。
長恨人心不如水,等閒平地起波瀾。
【其八】
巫峽蒼蒼煙雨時,清猿啼在最高枝。
個裏愁人腸自斷,由來不是此聲悲。
【其九】
山上層層桃李花,雲間煙火是人家。
銀釧金釵來負水,長刀短笠去燒畲。
                

詩集

註解

歲正月:唐穆宗長慶二年(822年)正月。長慶元年(821年)冬,劉禹錫被任爲夔州(今重慶市奉節縣)刺史,大約到任時已是次年正月。
建平:郡名,三國吳置,隋改爲巫山縣(參見《隋書·地理志》上巴東郡),今屬重慶市。此當指夔州。
睢:仰視。
激訐:激越清脆。吳聲:吳地的樂歌。
傖儜不可分:聽不太懂。
淇、濮:周代衛國(今河南省內)的兩條水名。《詩經》多處詠及。《漢書·地理志》下:“衛地……有桑間濮上之阻,男女亦亟聚會,聲色生焉,故俗稱鄭衛之音。”此以淇濮之豔代指情歌,意謂巴渝民歌亦多涉男女愛情。
俾:使。巴歈:巴即巴郡,約當現在重慶一帶。歈即民歌。變風:《毛詩序》:“至於王道衰,禮義廢,政教失,國異政,家殊俗,而變風變雅作矣。”後人對變風變雅的解說很多,大意是說太平盛世產生的風、雅之詩是正風正雅;而亂世產生的詩歌則失去了雅正平和之氣,故稱變風、變雅。劉禹錫此處使用變風一詞,似乎並非強調世事之治亂,而是側重於體察民俗風情之意。
白帝城:在今重慶市奉節縣東白帝山上,下臨瞿塘峽口之夔門。東漢初公孫述築城。述自號白帝,因名。三國時劉備爲吳將陸遜所敗,退居於此,卒於城中永安宮。
山桃:野桃。上頭:山頭,山頂上。
瀼西:今重慶奉節瀼水西岸。陸游《入蜀記》:“土人謂山間之流通江者曰瀼。”縠文:水波紋。
蘭橈:蘭木槳。蘭指木蘭樹,又名杜蘭、林蘭。但古詩、文中常說蘭舟、蘭槳、蘭橈等,只是一種美稱,不一定都是蘭木所作。如屈原《九歌·湘君》:“桂棹兮蘭枻,斫冰兮積雪。”蘇軾《前赤壁賦》:“桂棹兮蘭槳,擊空明兮溯流光。”亦本自屈原。
永安宮:故址在今重慶奉節縣城內。公元222年,蜀先主劉備自猇亭戰敗後,駐軍白帝城,建此宮,次年卒於此。
城西門:此當指奉節城西門。灩澦堆:原是瞿塘峽口江中的大石(今已炸去),亦作“淫預堆”、“猶豫堆”、“英武石”、“燕窩石”等。
瞿塘:瞿塘峽,在重慶奉節縣。嘈嘈:水的急流聲。
巫峽:在重慶巫山縣東,湖北省巴東縣西。
銀釧二句:描寫戴着銀釧金釵的婦女們到江邊汲水;持長刀披短笠的男子到山上開荒種田。

簡介

《竹枝詞九首》是唐代文學家劉禹錫的組詩作品。竹枝詞原是古代四川東部人口頭傳唱的一種民歌。劉禹錫的這組民歌體詩在形式上都是七絕,可以看成是一組詩,但在寫法上與詩作有所不同,有人認爲這是早期的詞作。這些作品都寓情於景,感情色彩也各有側重,一方面既有民風習俗,另一方面又有個人境遇。

佳句

  • 長恨人心不如水,等閒平地起波瀾。
  • 花紅易衰似郎意,水流無限似儂愁。

翻譯

暫無內容

評價

其一
《唐詩箋要》:按此詞起於《巴渝》,唐人所作皆古蜀中風景,後人效此體於他地爲之,非古矣。
《詩境淺說續編》:此蜀江《竹枝詞》也。首二句言夔門之景,以疊字格寫之,兩用“白”字,以生韻趣,猶“白狼山下白三郎”,亦兩用“白”字,詩中偶有此格。後二句言南人過此,近鄉而喜;北人溯峽而上,則鄉關愈遠,鄉思愈深矣。
其二
《詩境淺說續編》:前二句言仰望則紅滿山桃,俯視則緣浮江水,亦言夔峽之景。第三句承首句山花而言,郎情如花髮旋凋,更無餘戀。第四句承次句蜀江而言,妾意如水流不斷,獨轉回腸。隔句作對偶相承,別成一格,《詩經》比而兼興之體也。
其六
《詩境淺說續編》:首句言灩澦堆所在之地。次句言數十丈之奇石,屹立江心,千百年急浪排推,凝然不動。後二句以石喻人心,從《詩經》“我心匪石”脫化,言人心難測,東西無定,遠不如石之堅貞。慨世情之雨雲翻覆,不僅如第二首之嘆郎情易衰也。
其七
《詩境淺說續編》:首言十二灘道路艱難,以質樸之筆寫之,合《竹枝》格調。第四直(按指“城西門前灩澦堆”)以石喻人心,此首以水喻人心。後二句言翟唐以險惡著稱,因水爲萬山所束,巨石所阻,激而爲不平之鳴,一入平原,江流漫緩矣。若人心則平地可起波瀾,其險惡殆過於瞿唐千尺灘也。
其九
《山谷題跋》:劉夢得《竹枝》九章,詞意高妙,元和間誠可獨步。道風俗而不俚,追古昔而不愧,比之子美《夔州歌》,所謂同工異曲也。昔東坡聞餘詠第一篇,嘆曰:“此奔軼絕塵,不可追也。”劉夢得《竹枝》九篇,蓋詩人中了工道人意中事者也。使白居易、張籍爲之,未必能也。
《碧雞漫志》:唐時佔意亦未全喪,《竹枝》、《浪淘沙》、《拋球樂》、《楊柳枝》,乃詩中絕句,而定爲歌曲。
《聞見後錄》:夔州營妓爲喻迪孺扣銅盤,歌劉尚書《竹枝詞》九解,尚有當時含思宛轉之豔,他妓者皆不能也。
《韻語陽秋》:劉夢得《竹枝》九篇,其一雲:帝城頭春草生,白鹽山下蜀江清。”其一雲:“瞿塘嘈嘈十二灘,此中道路古來難。”其一雲:“城西門前灩澦堆,年年波浪不曾摧。”又言昭君坊、瀼西春之類,皆夔州事。乃夢得爲夔州刺史時所作。而史稱夢得爲武陵司馬,作《竹枝詞》,誤矣。
《唐詩鏡》:竹枝詞俚而雅。
《唐詩絕句類選》:竹枝絕唱,後人苦力不逮。
《唐詩摘鈔》:諸詩生成《竹枝》聲口,與絕句不同,即其調以想其聲,真足動心悅耳。
《詩辯坻》:詩有近俚,不必其詞之閭巷也。劉夢得《竹枝》,所寫皆兒女子口中語,然頗有雅味。
《唐人萬首絕句選評》:《竹枝詞》本始自劉郎,因巴渝之舊調而易以新詞,自成絕調。然其樂府諸作,篇篇皆佳。

評論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