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輸入搜索內容,並按回車鍵開始搜索...

安定城樓

迢遰高城百尺樓,綠楊枝外盡汀洲。
賈生年少虛垂涕,王粲春來更遠遊。
永憶江湖歸白髮,欲迴天地入扁舟。
不知腐鼠成滋味,猜意鵷雛竟未休。
                

詩集

暫無內容

註解

安定:郡名,即涇州(今甘肅省涇川縣北),唐代涇原節度使的治所。
迢遰:亦作“ 迢逓 ”。亦作“ 迢遞 ”。此形容樓高而且連續綿延。南朝齊·謝玄暉《隨王鼓吹曲》:「逶迤帶綠水,迢遰起朱樓。」
枝外:一作「枝上」。
汀洲:汀指水邊之地,洲是水中之洲渚。此句寫登樓所見。
賈生:指西漢人賈誼。《史記·賈生傳》:「賈生……年少,頗通諸子百家之書。文帝召以爲博士……一歲中至太中大夫。」又《漢書·賈誼傳》載:賈誼認爲「時事可爲痛哭者一,可爲流涕者二,可爲太息者六。「因此」數上書陳政事,多所欲匡建」。但文帝並未採納他的建議。後來他嘔血而亡,年僅三十三歲。李商隱此時二十七歲,以賈生自比。
垂涕:一作「垂淚」。
王粲:東漢末年人,建安七子之一。《三國志·魏書·王粲傳》載:王粲年輕時曾流寓荊州,依附劉表,但並不得志。他曾於春日作《登樓賦》,其中有句雲:「雖信美而非吾土兮,曾何足以少留?」李商隱此以寄人籬下的王粲自比。
永憶:時常向往。
江湖歸白髮:年老時歸隱。
欲迴天地入扁舟:《史記·貨殖列傳》:春秋時范蠡輔佐越王勾踐滅吳後,乘扁舟歸隱五湖。李商隱用此事,說自己總想着年老時歸隱江湖,但必須等到把治理國家的事業完成,功成名就之後纔行。
「不知腐鼠成滋味,猜意鵷雛竟未休。」句:鵷雛是古代傳說中一種像鳳凰的鳥。《莊子·秋水》:「惠子相梁,莊子往見之。或謂惠子曰:『莊子來,欲代子相。』於是惠子恐,搜於國中三日三夜。莊子往見之,曰:『南方有鳥,其名爲鵷雛。……發於南海而飛於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練實不食,非醴泉不飲。於是鴟得腐鼠,鵷雛過之,仰而視之曰:嚇!今子欲以子之梁國而嚇我邪?』」李商隱以莊子和鵷雛自比,說自己有高遠的心志,並非汲汲於官位利祿之輩,但讒佞之徒卻以小人之心度之。

簡介

此詩抒發了作者雖仕途受阻,遭到一些人的讒傷,但並不氣餒,反而鄙視和嘲笑讒佞的小人的堅定胸懷,充分地體現了作者青年時期的高遠抱負和奮發精神。全詩語言含蓄犀利,痛快沉着,用典工麗典雅,極富神韻。頸聯兩句寫平生抱負,筆力遒勁,境界闊大,意味深長,是歷來廣爲傳誦的名句。

佳句

  • 永憶江湖歸白髮,欲迴天地入扁舟。
  • 不知腐鼠成滋味,猜意鵷鶵竟未休。

翻譯

高大城牆上有百尺高的城樓,在綠楊林子外是水中的沙洲。
年少有爲的賈誼徒然地流淚,春日登樓的王粲再度去遠遊。
常向往老年自在地歸隱江湖,要想在扭轉乾坤後逍遙扁舟。
不知道腐臭的死鼠成了美味,竟對鵷雛的愛好也猜忌不休。

評價

蔡寬夫《蔡寬夫詩話》:王荊公晚年亦喜稱義山詩,以爲唐人知學老杜而得其藩籬者,唯義山一人而已。每誦其「雪嶺未歸天外使,松州猶駐殿前軍」、「永憶江湖歸白髮,欲迴天地入扁舟」,另「池光不受月,暮氣欲沉山」、「江海三年客,乾坤百戰場」之類,雖老杜無以過也。
朱竹垞《李義山詩集輯評》:通首皆失意語,而結句尤顯然。又曰:第六句尤奇,後人豈但不能作,三不能解。紀昀:刺同侶猜忌之作。
屈逋翁《玉溪生詩意》:一登樓,二時,中四情,七八時事。一上高樓而睹楊柳汀洲,忽生感慨,故下緊接賈生、王粲遠遊垂淚,以賈生有《治安策》,王有《登樓賦》。五六慾泛扁舟歸隱江湖,己之本懷如此,而讒者猶有腐鼠之嚇。蓋憂讒之作。
程茗柯《重訂李義山詩集箋註》:義山博極羣書,負經國之志,特以身處卑賤,自噤不言。茲因人妄相猜忌,全不知己,故發憤一傾吐之。然而玄言深隱,略無誇大,真得三百詩人風旨,非他手可摹也。首二句借城樓自喻,有立身千仞、俯視一切之意。三四嘆有賈生之才而不得攄,只如王粲之遊而窮於所在。五六言本欲功名成立,歸老江湖,旋乾旋坤,乃始勇退。七八言己之意量如此,而彼妄者方據腐鼠以嚇鵷雛,豈不可哀矣哉?
沈歸愚《唐詩別裁》:何減少陵(「永憶江湖」二句下)!言己長憶江湖以終老,但志欲挽回天地,乃入扁舟耳。時人不知己志,以鴟鴞嗜腐鼠而疑鵷雛,不亦重可嘆乎(末二句下)。
馮鈍吟《瀛奎律髓匯評》:杜體。如此詩豈妃紅儷綠者所及?今之學溫、李者得不自羞?查慎行:王半山最賞此五六一聯,細味之,大有杜意。紀昀:「江湖」、「扁舟」之興,俱自「汀洲」生出。故次句非趁韻湊景。五六千錘百煉,出以自然,杜亦不過如此。世但喜其浮豔雕鐫之作,而義山之真面隱矣。許印芳:五六句,上四字須作一頓,下三字轉出意思,方有味。言己長念江湖不忘,而歸必在白髮之時,所以然者,爲欲挽回天地也;天地既回,而後可入扁舟,歸江湖耳。句中層折,暗轉暗遞,出語渾淪,不露筋骨,此真少陵嫡派。
紀曉嵐《玉溪生詩說》:四家評以逼真老杜、信然。然使老杜爲之,末二句必另有道理也。
方儀衛《昭昧詹言》:此詩脈理清,句格似杜。玩末句,似幕中有忌閒之者。然用事穢雜,與前不相稱。
施均甫《峴傭說詩》:(杜甫)「路經灩澦雙蓬鬢,天入滄浪一釣舟」,李義山「永憶江湖歸白髮,欲迴天地入扁舟」全學此種,而用意各別。

評論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