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輸入搜索內容,並按回車鍵開始搜索...

輞川別業

不到東山向一年,歸來才及種春田。
雨中草色綠堪染,水上桃花紅欲然。
優婁比丘經論學,傴僂丈人鄉里賢。
披衣倒屣且相見,相歡語笑衡門前。
                

詩集

暫無內容

註解

別業:別墅。晉·石崇《思歸引序》:“晚節更樂放逸,篤好林藪,遂肥遁於河陽別業。”
東山:指輞川別業所在的藍田山。
春田:春季的田地。《宋書·周朗傳》:“春田三頃,秋園五畦。”
堪:可以,能夠。
欲:一作“亦”。
然:同“燃”。
優婁:釋迦牟尼的弟子。
比丘:亦作“比邱”。佛教語。梵語的譯音。意譯“乞士”,以上從諸佛乞法,下就俗人乞食得名,爲佛教出家“五衆”之一。指已受具足戒的男性,俗稱和尚。
經論:佛教指三藏中的經藏與論藏。《梁書·謝舉傳》:“爲晉陵郡時,常與義僧遞講經論。”
傴僂(yǔ lǚ)丈人:《莊子·外篇·卷七上·達生》:“仲尼適楚,出於林中,見痀僂者承蜩,猶掇之也。仲尼曰:‘子巧乎?有道邪?’曰:‘我有道也。五六月累丸,二而不墜,則失者錙銖;累三而不墜,則失者十一;累五而不墜,猶掇之也。吾處身也若厥株拘,吾執臂也若槁木之枝,雖天地之大,萬物之多,而唯蜩翼之知。吾不反不側,不以萬物易蜩之翼,何爲而不得!’孔子顧謂弟子曰:‘用志不分,乃凝於神,其痀僂丈人之謂乎!’”傴僂,特指脊樑彎曲,駝背;丈人,古時對老人的尊稱。
披衣:將衣服披在身上而臂不入袖。三國魏·曹丕《雜詩》之一:“展轉不能寐,披衣起彷徨。”
倒屣(xǐ):急於出迎,把鞋倒穿。《三國志·卷二十一·魏志·王粲傳》:“獻帝西遷,粲徙長安,左中郎將蔡邕見而奇之。時邕才學顯著,貴重朝廷,常車騎填巷,賓客盈坐。聞粲在門,倒屣迎之。粲至,年既幼弱,容狀短小,一坐盡驚。邕曰:‘此王公孫也,有異才,吾不如也。’”後因以形容熱情迎客。
語笑:談笑。《南史·袁粲傳》:“郡南一家頗有竹石,粲率爾步往,亦不通主人,直造竹所,嘯詠自得。主人出,語笑款然。”
衡門:橫木爲門。指簡陋的房屋。《詩經·陳風·衡門》:“衡門之下,可以棲遲。”漢·毛氏傳:“衡門,橫木爲門,言淺陋也。棲遲,遊息也。”

簡介

這首七律寫作者在輞川(今陝西藍田西南)隱居時期的田園生活,表現了鄉里間淳樸親密的人際關係,表現了作者對鄉間田園生活的喜愛之情。全詩清新明快,意境優美。

佳句

  • 雨中草色綠堪染,水上桃花紅欲然。

翻譯

沒到東山已經將近一年,歸來正好趕上耕種春田。
細雨滌塵草色綠可染衣,水邊桃花紅豔如火將燃。
從事經論學的有道高僧,年老傴僂了的超逸鄉賢。
披衣倒屣出來和我相見,開懷談笑站在柴門之前。

評價

暫無內容

評論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