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輸入搜索內容,並按回車鍵開始搜索...

簡介

漢朝分爲西漢和東漢,是繼秦朝之後強盛的大一統帝國。前202年高祖劉邦建國,定都長安。文景之治後,漢武帝劉徹進一步推動大一統事業,在“昭宣中興”時達到極盛。公元九年,王莽篡奪政權,西漢結束。25年,皇族劉秀稱帝,建立東漢,定都洛陽。開創了光武中興和明章之治,萬國來朝。漢朝時期,民族融合空前發展,對外交流頻繁,國力和經濟較爲強盛。且文化的統一,爲中華民族兩千年的社會發展奠定了基礎,爲中華文明的延續和挺立千秋做出了巨大貢獻。漢朝共歷400多年。220年禪位於魏王曹丕,東漢結束。

詩人 (73)

曹操 🔥

曹操,字孟德,小字阿蠻,沛國譙人,漢族。東漢末年著名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書法家。三國中曹魏政權的締造者,先爲東漢大將軍、丞相,後爲魏王。其子曹丕稱帝后,追尊其爲魏武帝。一生以漢朝大將軍、丞相的名義徵討四方割據政權,爲統一中國北方做出重大貢獻,同時在北方屯田,對農業生產恢復有很大作用。曹操的詩作具有創新精神,開啓並繁榮了建安文學,給後人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史稱建安風骨。魯迅評價其爲“改造文章的祖師”。

無名氏 🔥

漢代佚名作者的統稱。

司馬相如

司馬相如,字長卿,漢族,巴郡安漢縣(今四川省南充市蓬安縣)人,一說蜀郡(今四川成都)人,西漢辭賦家,中國文化史文學史上傑出的代表。有明顯的道家思想與神仙色彩。景帝時爲武騎常侍,因病免。工辭賦,其代表作品爲《子虛賦》。作品詞藻富麗,結構宏大,使他成爲漢賦的代表作家,後人稱之爲賦聖和“辭宗”。他與卓文君的愛情故事也廣爲流傳。魯迅的《漢文學史綱要》中還把二人放在一個專節里加以評述,指出:“武帝時文人,賦莫若司馬相如,文莫若司馬遷。”

卓文君

卓文君,原名文後,西漢臨邛(今四川邛崍)人,爲四川臨卭鉅商卓王孫之女。漢代才女,中國古代四大才女之一、蜀中四大才女之一。姿色嬌美,精通音律,善彈琴,有文名。卓文君與漢代著名文人司馬相如的一段愛情佳話至今被人津津樂道。她也有不少佳句,如《白頭吟》,詩中“願得一心人,白頭不相離”堪稱經典佳句。

李延年 🔥

李延年,西漢音樂家,生年不詳。漢武帝寵妃李夫人的哥哥。李家世代爲倡,李延年與其妹李夫人皆出自倡門,能歌善舞,容貌喜人。 李延年原本因犯法而受到腐刑,負責飼養宮中的狗,後因擅長音律,故頗得武帝寵愛。一日爲武帝獻歌:“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寧不知傾城與傾國,佳人難再得。”李延年的妹妹由此得幸,後來封爲夫人。 後因李夫人生下了昌邑王劉髆,李延年也得以被封“協律都尉”,負責管理皇宮的樂器,極得武帝幸愛,“與上臥起,甚貴幸,埒如韓嫣”,成爲漢武帝的男寵。 李延年對後世音律作詞起着深刻的影響。禮教不分家,他的音樂著述無一不爲了封建王朝的統治。在文化上,他的代表作《佳人曲》對五言詩起着一個開端的作用 。

司馬遷 🔥

司馬遷,字子長,西漢夏陽(今陝西韓城,一說山西河津)人,中國古代偉大的史學家、文學家,被後人尊爲“史聖”。他最大的貢獻是創作了中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史記》(原名《太史公書》)。《史記》記載了從上古傳說中的黃帝時期,到漢武帝元狩元年,長達3000多年的歷史。司馬遷以其“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史識完成的史學鉅著《史記》,是“二十五史”之首,被魯迅譽爲“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劉邦

劉邦,沛豐邑中陽里人,漢朝開國皇帝,漢民族和漢文化的偉大開拓者之一、中國歷史上傑出的政治家、卓越的戰略家和指揮家。對漢族的發展、以及中國的統一和強大有突出貢獻。

班婕妤

班婕妤,名不詳,漢成帝劉驁妃子,西漢女作家,古代著名才女,是中國文學史上以辭賦見長的女作家之一。善詩賦,有美德。初爲少使,立爲婕妤。《漢書·外戚傳》中有她的傳記。她也是班固、班超和班昭的祖姑。她的作品很多,但大部分已佚失。現存作品僅三篇,即《自悼賦》、《搗素賦》和一首五言詩《怨歌行》(亦稱《團扇歌》)。

繁欽

字休伯,潁川(今河南許昌市東)人。以文才機辯,得名於汝潁間,長於書記,尤善爲詩賦,其所與太子書記喉轉意率皆巧麗,爲丞相主簿,建安二十三年卒。有集十卷,今存《繁休伯集》輯一本一卷。其中《槐樹詩》當吟鄴宮文昌殿前之槐。

賈誼 🔥

賈誼,又稱賈生、賈太傅、賈長沙,漢族,洛陽(今河南洛陽東 )人,西漢初年著名政論家、文學家,世稱賈生。賈誼少有才名,十八歲時,以善文爲郡人所稱。文帝時任博士,遷太中大夫,受大臣周勃、灌嬰排擠,謫爲長沙王太傅,故後世亦稱賈長沙、賈太傅。三年後被召回長安,爲梁懷王太傅。梁懷王墜馬而死,賈誼深自歉疚,抑鬱而亡,時僅33歲。司馬遷對屈原、賈誼都寄予同情,爲二人寫了一篇合傳,後世因而往往把賈誼與屈原並稱爲“屈賈”。 賈誼著作主要有散文和辭賦兩類,深受莊子與列子的影響。散文的主要文學成就是政論文,評論時政,風格樸實峻拔,議論酣暢,魯迅稱之爲“西漢鴻文”,代表作有《過秦論》、《論積貯疏》、《陳政事疏》等。其辭賦皆爲騷體,形式趨於散體化,是漢賦發展的先聲,以《吊屈原賦》、《鵩鳥賦》最爲著名。

劉徹 🔥

漢武帝劉徹,西漢第七位皇帝,傑出的政治家、戰略家、詩人。漢武帝十六歲時登基,爲鞏固皇權,漢武帝設置中朝,在地方設置刺史,開創察舉制選拔人才。採納主父偃的建議,頒行推恩令,解決王國勢力,並將鹽鐵和鑄幣權收歸中央。文化上採用了董仲舒的建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結束先秦以來“師異道,人異論,百家殊方”的局面。漢武帝時期攘夷拓土、國威遠揚,東並朝鮮、南吞百越、西征大宛、北破匈奴,奠定了漢地的基本範圍,開創了漢武盛世的局面,另有開闢絲路、建立年號、頒佈太初曆、興太學等舉措亦影響深遠。

蔡琰 🔥

蔡琰(公元177年?-公元249年?),字文姬,又字昭姬 。生卒年不詳。東漢陳留郡圉縣人,東漢大文學家蔡邕的女兒。初嫁於衛仲道,丈夫死去而回到自己家裏,後值因匈奴入侵,蔡琰被匈奴左賢王擄走,嫁給匈奴人,並生育了兩個兒子。十二年後,曹操統一北方,用重金將蔡琰贖回,並將其嫁給董祀。 蔡琰同時擅長文學、音樂、書法。《隋書·經籍志》著錄有《蔡文姬集》一卷,但已經失傳。現在能看到的蔡文姬作品只有《悲憤詩》二首和《胡笳十八拍》。 歷史上記載蔡琰的事蹟並不多,但“文姬歸漢”的故事卻在歷朝歷代被廣爲流傳。

王粲 🔥

王粲,字仲宣。山陽郡高平縣(今山東微山兩城鎮)人。東漢末年文學家,“建安七子”之一。少有才名,爲著名學者蔡邕所賞識。初平二年(公元192年),因關中騷亂,前往荊州依靠劉表,客居荊州十餘年,有志不伸,心懷頗鬱鬱。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南征荊州,不久,劉表病逝,其子劉琮舉州投降,王粲也歸曹操,深得曹氏父子信賴,賜爵關內侯。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魏王國建立,王粲任侍中。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6年),王粲隨曹操南征孫權,於北還途中病逝,終年四十一歲。 王粲善屬文,其詩賦爲建安七子之冠,又與曹植並稱“曹王”。著《英雄記》,《三國志·王粲傳》記王粲著詩、賦、論、議近60篇,《隋書·經籍志》著錄有文集十一卷。明人張溥輯有《王侍中集》。

李陵

李陵,字少卿,漢族,隴西成紀(今甘肅天水市秦安縣)人。西漢名將,李廣之孫。初爲西漢將領,善騎射,愛士卒,頗得美名。天漢二年(公元前99年)九月奉漢武帝之命出征匈奴,十月率五千步兵爲主將李廣利分兵,後遭遇匈奴單於八萬騎兵主力而被圍於浚稽山,連戰八天八夜,終因寡不敵衆而投降。 由於漢武帝誤聽信李陵替匈奴練兵的訛傳,夷其三族,母弟妻子皆被誅殺,致使李陵徹底與漢朝斷絕關係。其一生充滿國仇家恨的矛盾,他本人也因此引起爭議。他的傳奇經歷使得他成爲後世文藝作品的對象及原型。 後來單於把公主嫁給李陵,做了匈奴右校王,掌管堅昆部落。公元前89年,與遠徵匈奴爲主將李廣利分兵的商秋成帶領的三萬漢軍打過一仗。而主將李廣利孤兵深入,導致七萬人馬有去無回,漢朝從此再無人馬遠徵匈奴。 漢武帝死後,漢匈和親,李陵少時同僚霍光、上官桀當政,派人勸李陵回國,李陵"恐再辱",拒絕回大漢,遂於公元前74年老死匈奴。

班固

東漢扶風安陵人,字孟堅。班彪子。博學能文,續父所著《史記後傳》未竟之業,被誣私修國史,下獄。弟班超上書力辯,乃獲釋。明帝重其學,除蘭臺令史,遷爲郎,典校祕書,奉詔續成其父書。潛心二十餘年,至章帝建初中修成《漢書》,當世重之。遷玄武司馬,撰《白虎通德論》。和帝永元元年,隨竇憲徵匈奴,爲中護軍。憲敗,受牽連,死獄中。善辭賦,有《兩都賦》、《幽通賦》、《典引》等。後人輯有《班蘭臺集》。

徐幹 🔥

漢末文學家、哲學家、詩人,字偉長,“建安七子”之一。以詩、辭賦、政論著稱。代表作:《中論》《答劉楨》《玄猿賦》。其著作《中論》,對歷代統治者和文學者影響深遠。 其少年時,正值漢靈帝末年,宦官專權,朝政腐敗,而徐幹卻專志於學。當時的州郡牧慕徐幹才名“禮命蹊躇,連武欲致之”。他“輕官忽祿,不耽世榮”。曹操曾任他爲司空軍謀祭酒參軍、五官將文學,他以病辭官;“潛身窮巷,頤志保真”,雖“並日而食”,過着極貧寒清苦的生活,卻從不悲愁。曹操又任命他爲上艾長,他仍稱疾不就。建安中,看到曹操平定北方,中國統一有望,即應召爲司空軍謀祭酒掾屬,轉五官將文學,歷五、六年,以疾辭歸。“身窮窮巷,頤志保真”,雖“並日而食”,亦“不以爲戚”。(引並見《中論序》)後授上艾長,也因病未就。建安二十二年(217)春,瘟疫流行,幹亦染疾而卒。後來曹丕論及徐幹時說:“觀古今文人類不護細行,鮮能以名節自立,而偉長獨懷文抱質,恬淡寡欲,有箕山之志,可謂彬彬君子矣!”

馬援 🔥

馬援(公元前14年-49年),字文淵。漢族,扶風茂陵(今陝西省興平市東北)人。西漢末至東漢初年著名軍事家,東漢開國功臣之一。漢光武帝時,拜爲伏波將軍,封新息侯,世稱“馬伏波”。新朝末年,天下大亂,馬援爲隴右軍閥隗囂的屬下,甚得隗囂的信任。後歸順光武帝劉秀,爲劉秀統一天下立下了赫赫戰功。天下統一之後,馬援雖已年邁,但仍請纓東徵西討,西破羌人,南征交趾,官至伏波將軍,因功封新息侯。其老當益壯、馬革裹屍的氣概甚得後人的崇敬。後於討伐五溪蠻時身染重病,不幸去世。因梁松誣陷,死後被劉秀收回新息侯印綬,直到漢章帝時才遣使追諡忠成。

禰衡

禰衡,字正平,平原郡(今山東德州臨邑德平鎮)人。個性恃才傲物.和孔融交好。孔融著有《薦禰衡表》,向曹操推薦禰衡,但是禰衡稱病不肯去,曹操封他爲鼓手,想要羞辱禰衡,卻反而被禰衡裸身擊鼓而羞辱。後來禰衡罵曹操,曹操就把他遣送給劉表,禰衡對劉表也很輕慢,劉表又把他送去給江夏太守黃祖,最後因爲和黃祖言語衝突而被殺,時年二十六歲。黃祖對殺害禰衡一事感到十分後悔,便將其加以厚葬。

劉楨 🔥

東平名士,寧陽(今山東寧陽縣)人,字公幹,「建安七子」之一。其祖父劉梁,官至尚書令,其人博學有才,警悟辯捷,以文學見貴。 建安中,劉楨被曹操召爲丞相掾屬,與魏文帝兄弟幾人頗相友善,後因在曹丕席上平視丕妻甄氏,以不敬之罪服勞役,後又免罪署爲小吏。 建安二十二年 (公元217年),與陳琳、徐幹、應瑒等同染疾疫而亡。《隋書·經籍志》著錄有集四卷、《毛詩義問》十卷,皆已佚。明代張溥輯有《劉公幹集》,收入《漢魏六朝百三家集》中。 他的文學成就,主要表現於詩歌、特別是五言詩創作方面,在當時負有盛名,後人以其與曹植並舉,稱爲「曹劉」。如今存詩十五首,風格遒勁,語言質樸,重名於世。

兩漢樂府 🔥

無。

鍾會

三國魏軍事家、書法家,潁川長社(今河南長葛市)人,字士季。出身潁川鍾氏,太傅鍾元常幼子、靑州刺史鍾稚叔弟。仕魏,官居要職,累拜中書侍郎,封關內侯,深得魏帝和羣臣賞識。從司馬景王徵毌丘仲恭,典知機密。獻策於司馬文王,破魏高貴鄉公奪權之圖。隨平諸葛公休叛,屢出奇謀,時人比爲“留侯”,拜黃門侍郎,封東武亭侯。遷司隸校尉,預朝廷諸務,計害嵇叔夜。景元年間,力挺司馬文王伐蜀,拜鎮西將軍、假節、都督關中諸軍事,主伐蜀事宜。景元四年(263年),協鄧士載分兵進取,亡蜀漢,拜司徒,封縣侯。功成後,萌不臣之心,結蜀將姜伯約,謀據蜀自立,打壓太尉鄧士載。景元五年(264年)正月,以郭太后遺命之名,矯詔伐司馬文王,爲部將胡玄武所害,死於亂軍,時年四十歲。士季才華橫溢,精文賦、玄學,又工書,唐張懷瓘《書斷》評“妙品”,僅次“神品”。著有《魏鍾司徒集》。

許慎 🔥

許慎,字叔重,漢族,著名學者。漢帝國時期汝南郡召陵縣(今屬河南省漯河市召陵區)人 ,許慎傾盡畢生精力,從事於弘揚和發展中國傳統文化。《說文解字》是許慎一生最經心之作,前後花費了他半生的心血。由於許慎對文字學做出了不朽貢獻,後人尊稱他爲“字聖”。因許慎所著的《說文解字》聞名於世界,所以研究《說文解字》的人,皆稱許慎爲“許君”,稱《說文解字》爲“許書”,稱傳其學爲“許學”。所著除《說文解字》外,尚有《五經異義》《淮南鴻烈解詁》等書,今皆散佚。

蘇武

蘇武,字子卿,漢族,杜陵(今陝西西安)人,代郡太守蘇建之子。西漢大臣。 武帝時爲郎。天漢元年(前100年)奉命以中郎將持節出使匈奴,被扣留。匈奴貴族多次威脅利誘,欲使其投降;後將他遷到北海(今貝加爾湖)邊牧羊,揚言要公羊生子方可釋放他回國。蘇武歷盡艱辛,留居匈奴十九年持節不屈。 至始元六年(前81年),方獲釋回漢。蘇武去世後,漢宣帝將其列爲麒麟閣十一功臣之一,彰顯其節操。

張衡 🔥

東漢南陽西鄂人,字平子。少善屬文,通《五經》,貫六藝,尤致思於天文、陰陽、歷算。安帝時徵拜郎中,遷太史令。順帝初,復爲太史令。後遷侍中。永和初,出爲河間相,整法令,有政績。徵拜尚書卒。創制世界最早以水力轉動之渾天儀,並於陽嘉元年製造測定地震之候風地動儀。所著《靈憲》,力圖解答天地起源演化,又用距離變化解釋行星運行遲疾。又於中國歷史上首次正確解釋月蝕原因,指出月光爲日光之反照。和帝永元間作《東京賦》、《西京賦》,後又有《應間賦》、《思玄賦》等。有輯本《張河間集》。

莊忌

莊忌,西漢辭賦家,會稽吳(今蘇州吳縣)人。因避漢明帝劉莊諱改名嚴忌,與鄒陽、枚乘等唱和,曾先後爲吳王劉濞與梁孝王劉武門客,世稱莊夫子。《漢書·藝文志》著錄有賦二十四篇,但大多不存,只留《楚辭》所收的《哀時命》一篇。

劉向 🔥

西漢沛人。本名更生,字子政。楚元王劉交四世孫,劉歆之父。治《春秋穀梁》,以陰陽休咎論時政得失,屢上書劾奏外戚專權。宣帝時,任散騎諫大夫給事中。元帝時,擢爲散騎宗正給事中。後以反對宦官弘恭、石顯專權,議欲罷退之,被譖下獄。成帝即位,得進用,更名向,遷光祿大夫,官至中壘校尉。校閱中祕羣書,撰成《別錄》,爲我國目錄學之祖。有《新序》、《說苑》、《列女傳》等。

王嬙

名嬙,或作牆。晉人避司馬昭諱,改稱明君、明妃。西漢南郡秭歸人。元帝時以良家子選入宮中。竟寧元年,匈奴呼韓邪單於入朝求親,帝以昭君賜之,號寧胡閼氏。呼韓邪死,上書求歸,成帝命從胡俗。前閼氏子復株累單於繼立,復妻昭君,生二女。卒葬匈奴,世稱青冢。相傳昭君入宮後,不肯賄賂畫工,入宮數歲,不得見帝,遂自請嫁於匈奴。臨行,元帝方知其美,查明原委後,乃盡殺畫工毛延壽等。

宋子侯

東漢人。有五言詩《董嬌嬈》傳世。

王逸

東漢南郡宜城人,字叔師。安帝元初中爲校書郎,順帝時爲侍中。作《楚辭章句》,爲《楚辭》最早的完整注本。有《王叔師集》明人輯本。

王褒

西漢犍爲資中人,字子淵。宣帝時,益州刺史王襄欲宣風化,請王褒作《中和》、《樂職》、《宣佈》等詩,薦褒有軼才。爲《聖主得賢臣頌》,擢爲諫大夫,後遣祀益州神,死於途。褒以辭賦著稱,有《甘泉宮頌》、《洞簫賦》等。

辛延年

東漢人。有詩歌《羽林郎》一首流傳至今,爲文人所創作五言詩之較早者。

枚乘

西漢辭賦家,字叔,臨淮淮陰(今江蘇淮安)人。善辭賦。景帝時爲吳王劉濞郎中。濞欲謀反,上書諫,不納。遂去吳至梁,爲梁孝王客。吳楚七國反時,再致書勸劉濞罷兵,以此知名。後景帝召爲弘農都尉,以病去官。武帝即位,以安車蒲輪徵之,年邁,死途中。有《七發》。

徐淑

東漢桓帝時人。隴西秦嘉之妻。嘉爲郡掾,以上計吏赴洛陽,淑以疾歸母家,未得面別,乃爲詩以贈。嘉亦以詩答。後遺書贈物以問候。淑答書報之。言辭悽麗,爲後人所稱道。

東方朔

西漢辭賦家,字曼倩,平原厭次(今山東省德州市陵縣)人。武帝時,入長安,上書自薦言:“臣朔年二十二,長九尺三寸,目若懸珠,齒若編貝,勇若孟賁,捷若慶忌,廉若鮑叔,信若尾生,若此可以爲天子大臣矣。”,待詔金馬門。後爲常侍郎、太中大夫。博學多才,對當時的政治局勢有自己的觀點,“時觀察顏色,直言切諫”,但因性格詼諧,滑稽多智,常在武帝面前談笑,被漢武帝視爲俳優之人,不得重用。於是著《答客難》、《非有先生論》,其中賦體散文《答客難》是其代表作,開了賦體文學的新領域。楊雄的《解嘲》和班固有《答客戲》,都是由《答客難》的形式發展來的。《漢書·藝文志》著錄“《東方朔》二十篇”。東方朔亦著有《神異經》。《史記》載,東方朔將死之際,以《詩經》“營營青蠅,止於蕃。愷悌君子,無信讒言。讒言罔極,交亂四國”之句上諫,希望漢武帝能遠離小人,阻退讒言。之後不久東方朔去世,後人評價其行爲正是“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的寫照。

戚夫人

即戚姬。西漢濟陰定陶人。高祖寵姬。生趙王如意。高祖欲廢太子,立趙王爲太子。呂后用張良計召商山四皓爲太子客,竟不易太子。高祖卒,呂后酖殺趙王,囚戚夫人,斷其手足,去眼燻耳,飲以啞藥,置於廁所,名曰人彘。

梁鴻

東漢扶風平陵人,字伯鸞。受業太學,家貧而尚節介,博覽無不通。娶孟光爲妻,貌醜而賢,共入霸陵山中,以耕織爲業。作《五噫之歌》,以譏刺時政,章帝使人追捕,逃亡齊魯,後至吳,爲人賃舂,妻爲具食,舉案齊眉。閉戶著書,疾困而卒。

傅毅

東漢扶風茂陵人,字武仲。少博學,善屬文。以明帝求賢不篤,士多隱處,作《七激》以爲諷。章帝以爲蘭臺令史,拜郎中,與班固、賈逵共典校書。後爲大將軍竇憲司馬。早卒。

楊惲

西漢京兆華陰人,字子幼。司馬遷外孫。習《史記》,宣播於世。宣帝時任左曹,以告發霍氏謀反,封平通侯,遷中郎將。神爵元年爲諸吏光祿勳。廉潔無私,好發人罪過,多結怨忌。後爲人所告,免爲庶人,家居治產業,以財自娛。與友人孫會宗書,語多怨恨。宣帝見而惡之,以大逆無道罪腰斬。

蔡邕

東漢陳留圉人,字伯喈。少博學,好辭章、數術、天文,妙操音律。靈帝時闢司徒橋玄府。任郎中,校書東觀,遷議郎。熹平四年與堂溪典等奏定六經文字,自書於碑,使工鐫刻,立太學門外,世稱“熹平石經”。後以上書論朝政闕失,爲中常侍程璜陷害,流放朔方。遇赦後,復遭宦官迫害,亡命江海十餘年。董卓專權,召爲祭酒,遷尚書,拜左中郎將,封高陽鄉侯。卓誅,爲司徒王允所捕,自請黥首刖足,續成漢史,不許,死獄中。有《蔡中郎集》,已佚,今存輯本。

趙壹 🔥

東漢漢陽西縣人,字元叔。耿直倨傲。靈帝光和初,舉郡上計至京師,爲司徒袁逢所重,名播京中。後十闢公府,並不就。善辭賦,有《刺世疾邪賦》。

劉安 🔥

即淮南王。西漢宗室。高祖孫,淮南王劉長子。文帝十六年襲父爵爲淮南王。善爲文辭,才思敏捷。吳楚七國反,曾謀響應,因國相反對而未遂。武帝即位,安暗整武備。元狩元年事敗,舉兵未成,旋自殺。賓客、大臣牽連被誅數千人。曾招致賓客方術之士作《鴻烈》,後稱《淮南鴻烈》,亦稱《淮南子》,《漢書·藝文志》列爲雜家。

劉珍

東漢南陽蔡陽人,字秋孫,一名寶。安帝永初中爲謁者僕射。鄧太后詔使參與校定東觀諸書,又詔作建武以來名臣傳。官終衛尉。撰《釋名》。

淮南小山

暫無簡介

阮瑀

東漢文學家,建安七子之一,字元瑜。陳留尉氏(今屬河南開封市)人,子阮籍位列“竹林七賢”之一,孫阮咸亦是當時名士。少師從蔡邕,蔡邕稱爲“奇才”。漢獻帝建安中,曹操徵之爲司空軍謀祭酒、管記室。後官至丞相倉曹掾屬。好文學,尤善章表書記,當時軍國書檄文字,多爲阮瑀與陳琳所擬。詩歌亦有文名,語言樸素,往往能反映出民衆底層的社會問題。詩有《駕出北郭門行》,描寫孤兒受後母虐待的苦難遭遇。阮瑀的音樂修養頗高,妙於音律。明人輯有《阮元瑜集》。

陳琳 🔥

東漢末廣陵人,字孔璋。初爲何進主簿,後依袁紹,典文章,曾爲紹移書斥責曹操。紹敗,歸曹操,操愛其才而不究,拜司空軍謀祭酒,管記室。軍國檄書,多出其手。官至門下督。爲“建安七子”之一,尤擅章表書記。有《陳記室集》輯本。

戴聖 🔥

戴聖,生卒年不詳,字次君,西漢梁國睢陽(今河南商丘睢陽區)人。西漢官員、學者、漢代今文經學的開創者,世稱小戴,與叔父戴德同學《禮》於後蒼,宣帝時以博士參與石渠閣論議,任九江太守,今本《禮記》(儒家經典著作之一),即《小戴禮記》傳爲聖編。《漢書》成書於漢建初七年(公元80年)。

王充 🔥

東漢唯物主義哲學家、無神論者。字仲任,漢族,會稽上虞(今屬浙江)人。王充年少時就成了孤兒,鄉里人都稱讚他對母親很孝順。後來到京城,進太學學習,拜班彪爲師。王充以道家的自然無爲爲立論宗旨,以“天”爲天道觀的最高範疇。以“氣”爲核心範疇,由元氣、精氣、和氣等自然氣化構成了龐大的宇宙生成模式,與天人感應論形成對立之勢。其在主張生死自然、力倡薄葬,以及反叛神化儒學等方面彰顯了道家的特質。他以事實驗證言論,彌補了道家空說無着的缺陷。是漢代道家思想的重要傳承者與發展者。王充思想雖屬於道家卻與先秦的老莊思想有嚴格的區別,雖是漢代道家思想的主張者但卻與漢初王朝所標榜的“黃老之學”以及西漢末葉民間流行的道教均不同。《論衡》是王充的代表作品,也是中國歷史上一部不朽的唯物主義哲學著作。

韓嬰

西漢燕(今屬河北)人。文帝時爲博士,景帝時至常山王劉舜太傅。武帝時,與董仲舒辯論,不爲所屈。治《詩》兼治《易》,西漢“韓詩學”的創始人,其詩語與齊、魯大不相同,他推測《詩》之意,雜引《春秋》或古事,與經義不相比附,與周秦諸子相出入,皆引《詩》以證事,而非引事以明《詩》。燕、趙言《詩》皆本於韓嬰。趙子、淮南賁生即其高徒。趙子傳蔡誼,三傳形成韓詩的王學,食子學和長孫學,學徒甚多。後人認爲他的《詩》學不如《易》學精深,司隸校尉蓋寬饒本受《易》於孟喜,見韓《易》兩好之,更從受之。

揚雄

一作楊雄,字子云,西漢哲學家、文學家、語言學家,蜀郡成都(今四川成都郫都區)人。少好學,口吃,長相平平,身高偏矮,不能劇談,專心於潛心思考,早年傾慕司馬相如,模仿司馬相如的《子虛》、《上林》等賦,常作辭賦,名聲遠播,如《蜀都賦》,此賦開啓了京都一派題材,班固《兩都賦》、張衡《二京賦》以及晉代左思《三都賦》皆受其影響。 大司馬車騎將軍王音召爲門下史。後經蜀人楊莊推薦,漢成帝命他隨侍左右。公元前11年正月與成帝前往甘泉宮,作《甘泉賦》諷刺成帝鋪張。十二月又作《羽獵賦》仍然以勸諫爲主題。被封黃門郎,與王莽、劉歆等爲同僚。公元前10年揚雄作《長楊賦》,繼續對成帝鋪張奢侈提出批評。 揚雄後來認爲辭賦爲“雕蟲篆刻”,“壯夫不爲”,轉而研究哲學。仿《論語》作《法言》,模仿《易經》作《太玄》。提出以“玄”作爲宇宙萬物根源之學說。有人笑他,於是他寫了一篇《解嘲》。爲了寬慰自己,又寫了一篇《逐貧賦》。王莽當政,拉攏揚雄,任他爲中散大夫。他寫過《劇秦美新》美化王莽,但此文是主動投靠還是避禍之作,還有爭論。 後在天祿閣校書,寫作,進行語言學研究。曾著《方言》,敘述西漢時代各地方言,爲研究古代語言的重要資料。但是因弟子劉棻牽連,有人前來逮捕揚雄,揚雄恐懼而跳樓,未死,後得免,京師諺曰:“惟寂寞,自投閣。”後召爲大夫,默默無聞而終。

王敞

東漢末年曹全門下幕僚

劉恆

漢文帝劉恆,漢高祖第四子,母薄姬,漢惠帝之庶弟。前196年劉邦鎮壓陳豨叛亂後,封劉恆爲代王,其爲人寬容平和,在政治上保持低調。高祖死後,呂后專權,諸呂掌握了朝廷軍政大權。前180年,呂后一死,太尉周勃、丞相陳平等大臣把諸呂一網打盡,迎立代王劉恆入京爲帝,是爲漢文帝。

劉啓

漢景帝劉啓,是漢文帝劉恆的長子,母親是漢文帝皇后竇氏(即竇太后),出生於代地中都(今山西平遙縣西南)。西漢第六位皇帝,在位16年,諡號孝景皇帝,無廟號。終年48歲。劉啓在位期間,削諸侯封地,平定七國之亂,鞏固中央集權,勤儉治國,發展生產,他統治時期與其父漢文帝統治時期合稱爲文景之治。

晁錯

漢潁川(今河南禹縣)人。漢文帝時,任太常掌故,後歷任太子舍人、博士、太子家令;景帝即位後,任爲內史,後遷至御史大夫。漢景帝四年(西元前一五四年),以吳王劉濞爲首的七國諸侯以「請誅鼂錯,以清君側」爲名,舉兵反叛。景帝聽從袁盎之計,腰斬鼂錯於東市。鼂錯發展了「重農抑商」政策,主張納粟受爵,增加農業生產,振興經濟;又主「移民實邊」以禦匈奴。其政論文「疏直激切,盡所欲言」,魯迅稱爲「西漢鴻文,沾溉後人,其澤甚遠」。代表作有《言兵事疏》、《守邊勸農疏》、《論貴粟疏》、《賢良對策》等。

鄒陽

鄒陽,齊人,是西漢時期很有名望的文學家、散文家。文帝時,爲吳王劉濞門客,以文辯著名於世。吳王陰謀叛亂,鄒陽上書諫止,吳王不聽,因此與枚乘、嚴忌等離吳去梁,爲景帝少弟梁孝王門客。鄒陽“爲人有智略,慷慨不苟合”,後被人誣陷入獄,險被處死。他在獄中上書梁孝王,表白自己的心跡。梁孝王見書大悅,立命釋放,並尊爲上客。鄒陽有文七篇,現存兩篇,即《上書吳王》、《於獄中上書自明》。

路溫舒

西漢著名的司法官。字長君,鉅鹿人(鉅鹿,在今河北南部,路溫舒系河北廣宗人)。信奉儒家學說。起初學習律令,當過縣獄吏、郡決曹史;後來又學習《春秋》經義,舉孝廉,當過廷尉奏曹掾、守廷尉史、郡太守等職。宣帝即位,他上疏請求改變重刑罰、重用治獄官吏的政策,主張“尚德緩刑”,“省法制,寬刑罰”。他認爲秦朝滅亡的原因,是法密政苛,重用獄吏。漢承襲秦朝這一弊政,必須改革。他還反對刑訊逼供,認爲刑訊迫使罪犯編造假供,給獄吏枉法定罪開了方便之門。他在奏疏中還提出廢除誹謗罪,以便廣開言路。

劉秀

劉秀,東漢王朝開國皇帝,廟號“世祖”,諡號“光武皇帝”,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新莽末年,海內分崩,天下大亂,身爲一介布衣卻有前朝血統的劉秀在家鄉乘勢起兵。公元25年,劉秀與更始政權公開決裂,於河北登基稱帝,爲表劉氏重興之意,仍以“漢”爲其國號,史稱“東漢”。

馬融

馬融,字季長。扶風茂陵(今陝西興平東北)人。東漢時期著名經學家,東漢名將馬援的從孫。歷任校書郎、郡功曹、議郎、大將軍從事中郎及武都、南郡太守等職,後因得罪大將軍梁冀而被剃髮流放,途中自殺未遂,得以免罪召還。再任議郎,又在東觀校勘儒學典籍,後因病離職。延熹九年(166年),馬融去世,享年八十八歲。唐代時配享孔子,宋代時被追封爲扶風伯。

荀悅 🔥

荀悅(148~209),字仲豫,潁川潁陰(今河南許昌)人。東漢史學家、政論家,思想家。名士荀淑之孫,司空荀爽之侄,其父荀儉早卒。 漢靈帝時期宦官專權,荀悅隱居不出。獻帝時,應曹操之召,任黃門侍郎,累遷至祕書監、侍中。侍講於獻帝左右,日夕談論,深爲獻帝嘉許。後奉漢獻帝命以《左傳》體裁爲班固《漢書》作《漢紀》,寫成《漢紀》30篇。建安十四年(209年)逝世,年六十二。 荀悅另著有《申鑑》5篇,抨擊讖緯符瑞,反對土地兼併,主張爲政者要興農桑以養其性,審好惡以正其俗,宣文教以章其化,立武備以秉其威,明賞罰以統其法,表現了他的社會政治思想。還著有《崇德》。

桓寬 🔥

桓寬(生卒年不詳),字次公,漢代汝南郡(今所在今河南上蔡西南)人,治《公羊春秋》。宣帝時舉爲郎,後官至廬江太守丞。 其知識廣博,善爲文。著有《鹽鐵論》六十篇。

班彪

字叔皮,扶風安陵(今陝西鹹陽東北)人,出身於漢代顯貴和儒學之家,受家學影響很大。從小好古敏求,與其兄班嗣遊學不輟,才名漸顯。 西漢末年,爲避戰亂至天水,依附於隗囂,欲勸說隗囂歸依漢室,作《王命論》感化之,結果未能如願。後至河西(今河西走廊一帶 ) , 爲大將軍竇融從事 , 勸竇融支持光武帝。東漢初,舉茂才,任徐縣令,因病免官。班彪學博才高,專力從事於史學著述。寫成《後傳》60餘篇,斟酌前史,糾正得失,爲後世所重。其子班固修成《漢書》,史料多依班彪,實際上是他修史工作的繼續。其女班昭等又補充固所未及完成者。

班昭

班昭又名姬,字惠班,扶風安陵(今陝西鹹陽東北)人。東漢女史學家、文學家,史學家班彪之女、班固之妹,十四歲嫁同郡曹世叔爲妻,故後世亦稱“曹大家”。 班昭博學高才,其兄班固著《漢書》,未竟而卒,班昭奉旨入東觀臧書閣,續寫《漢書》。其後漢和帝多次召班昭入宮,並讓皇后和貴人們視爲老師,號“大家”。鄧太后臨朝後,曾參與政事。 班昭作品存世七篇,《東徵賦》和《女誡》等對後世有很大影響。其曾爲班固《幽通賦》作注,見於《文選》李善注中。

路喬如

春秋戰國時期漢人,男,資料不詳。

劉勝

劉勝,漢景帝劉啓之子,漢武帝劉徹異母兄,母爲賈夫人,西漢中山靖王。 前元三年(前154年),受封中山王。後元三年(前141年),漢景帝去世,漢武帝即位。漢武帝即位之初,大臣們鑑於吳楚七國之亂的教訓,對諸侯王進行百般挑剔,動不動就上告諸侯王的過失。劉勝便把官吏侵奪欺凌諸侯王之事,全部奏報漢武帝,漢武帝就增加諸侯的禮遇,廢止官吏檢舉諸侯王之事,對諸侯王施行優侍親屬的恩惠。 據《史記》劉勝爲人喜好酒色,有兒子、親屬一百二十餘人(《漢書》記載爲有兒子一百二十餘人)並認爲諸侯王應當日聽音樂,玩賞歌舞美女。元鼎四年(前113年),劉勝去世,終年五十三歲,葬於保定市滿城區陵山之上,諡號靖,史稱中山靖王。

張芝

張芝(?—約192年),生年不詳,約卒於漢獻帝初平三年(約公元192年),字伯英,漢族,瓜州縣(今屬甘肅酒泉市)人,涼州三明之一大司農張奐之子,出身於官宦家庭。勤學好古,淡於仕進。朝廷以有道徵不就,時人尊稱自爲“張有道”。 爲東漢著名書法家,被譽爲“草聖”、“草書之祖”,其書法被譽爲“一筆書”。善章草,後脫去舊習,省減章草點畫、波桀,成爲“今草”,張懷瓘《書斷》卷中列張之章草、草書爲神品,曰:“尤善章草書,生諸杜度、崔璦。龍豹變,青出於藍。又創於今草,天縱穎異,率意超曠,無惜事非。若清澗長源,流而無限,縈迴崖谷,任於造化”;稱他“學崔(瑗)、杜(操)之法,因而變之,以成今草,轉精其妙。字之體勢,一筆而成,偶有不連,而血脈不斷,及其連者,氣脈通於隔行”,三國魏書家韋誕稱他爲“草聖”。晉王羲之對漢、魏書跡,惟推鍾(繇)、張(芝)兩家,認爲其餘不足觀。韋誕、索靖、王羲之父子、張旭、懷素之草法,均源於伯英。羊欣雲:“張芝、皇象、鍾繇、索靖,時號“書聖”,然張勁骨豐肌,德冠諸賢之首,斯爲當矣”。 張芝擅長草書中的章草,將古代當時字字區別、筆畫分離的草法,改爲上下牽連富於變化的新寫法,富有獨創性,在當時影響很大。北京大學教授、引碑入草開創者的李志敏評價:“張芝創造了草書問世以來的第一座高峯,精熟神妙,兼善章今”。書跡今無墨跡傳世,僅北宋《淳化閣帖》中收有他的《八月帖》等刻帖。 張芝與鍾繇、王羲之和王獻之並稱“書中四賢”。

史晨

史晨:字伯時,河南人,東漢時期魯相。建寧元年(公元168年)到官。

韓勑

漢魯相。

董仲舒

董仲舒,廣川(河北省景縣西南部,景縣、故城、棗強三縣交界處)人,西漢哲學家。後人稱董子、董夫子。漢景帝時任博士,講授《公羊春秋》。漢武帝元光元年(前134),漢武帝下詔徵求治國方略,董仲舒在著名的《舉賢良對策》中把儒家思想與當時的社會需要相結合,並吸收了其他學派的理論,創建了一個以儒學爲核心的新的思想體系,深得漢武帝的讚賞,系統地提出了“天人感應”、“大一統”學說和“諸不在六藝之科、孔子之術者,皆絕其道,勿使並進”、“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主張被漢武帝所採納,使儒學成爲中國社會正統思想,影響長達二千多年。其學以儒家宗法思想爲中心,雜以陰陽五行說,把神權、君權、父權、夫權貫穿在一起,形成帝制神學體系。 他提出了天人感應、三綱五常等重要儒家理論。其後,董仲舒任江都易王劉非國相10年;元朔四年(前125),任膠西王劉端國相,4年後辭職回家,著書寫作。這以後,朝廷每有大事商議,皇帝即會下令使者和廷尉前去董家問他的建議,表明董仲舒仍受漢武帝尊重。 董仲舒一生歷經三朝,度過了西漢王朝的極盛時期,公元前104年病故,享年約75歲。死後得武帝眷顧,被賜葬於長安下馬陵。

劉歆

字子駿,後改名秀,字穎叔,漢人,出居長安,爲漢高祖劉邦四弟楚王劉交的後裔,劉向之子。建平元年(公元前6年)改名劉秀。 古文經學的繼承者,曾與父親劉向編訂《山海經》。他不僅在儒學上很有造詣,而且在校勘學、天文曆法學、史學、詩等方面都堪稱大家,他編制的《三統曆譜》被認爲是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年曆的雛形。此外,他在圓周率的計算上也有貢獻,他是第一個不沿用“週三徑一”的中國人,並定該重要常數爲3.15471,只略微差了0.01312,世有“劉歆率”之稱。後因謀誅王莽事敗自殺。 劉歆在經學史上的第一個貢獻是發現了一批晚出先秦經書,使之免於佚失,由於劉歆的倡導宣揚,使這批古文經書爲社會和士人廣泛得知,遂轉相傳習不輟。 劉歆在經學史上的第二個貢獻是開闢了以文字和歷史解經的新方法,爲了發揚古文經,劉歆等人重視訓詁,不僅憑此以讀經,且據古文的字體筆意以解經。 劉歆在經學史上的第三個貢獻是打破了今文經學對儒學的壟斷,開啓了古文經學的發展道路。如果說是董仲舒開創了以微言大義說經的今文經學的話,那麼重視名物制度的古文經學就是劉歆開其山門了。 劉歆對“五經”古文經典的整理作出了很大的貢獻,他所特別愛好且最有研究的是《左傳》。漢哀帝即位時,劉歆建議將《左氏春秋》及《毛詩》、《儀禮》、《古文尚書》皆列於學官。哀帝下詔徵詢臣下對立《左傳》博士的意見,同時讓劉歆去跟今文經博士們討論經義。

張仲景

張仲景(約公元150~154年——約公元215~219年),名機,字仲景,東漢南陽涅陽縣(今河南省鄧州市穰東鎮張寨村)人。東漢末年著名醫學家,被後人尊稱爲醫聖。張仲景廣泛收集醫方,寫出了傳世鉅著《傷寒雜病論》。它確立的辨證論治原則,是中醫臨牀的基本原則,是中醫的靈魂所在 。

褚少孫

褚少孫,西漢經學家,潁川人,西漢中後期時做過博士。 據《漢書》的記載,司馬遷死後,《史記》在流傳過程中散失了十篇,僅存目錄 。褚少孫做了補充、修葺的工作。明代人輯有《褚先生集》。 漢成帝年間,褚少孫與張長安、唐長賓一同參加博士殿試,即有提問,對答如流,均升爲博士。由於三人都有獨到的學術見解,因此《詩經》四大家之魯家流派中有三人的學說。

田邑

田邑,字伯玉,馮翊蓮芍人,東漢時期政治人物。漢光武帝劉秀繼位後成爲其部下。

崔瑗

崔瑗(77-142),字子玉,涿郡安平(今河北安平)人,東漢著名書法家、文學家、學者。 書法方面尤善草書,師法杜度,時稱"崔杜"。撰有《草書勢》,文見《晉書·卷三十六·衛恆傳》。崔瑗的草書,後世評價很高。後來張芝取法崔、杜,其書大進,成爲漢代草書之集大成者,被譽爲"草聖"。唐張懷瓘《玉堂禁經》:"八法(書法的基本筆法)起於隸字(今楷書)之始,後漢崔子玉曆鍾(鍾繇)、王(王羲之)以下,傳授所用八體該於萬字。"草聖"張芝自雲"上比崔杜不足"。三國時魏人韋誕稱其"書體甚濃,結字工巧",即書體非常濃密,結字精緻美妙。 文學方面,《後漢書》本傳(卷五十二)記載他撰寫的各種文體五十七篇,亡佚頗多,嚴可均輯錄《全後漢文》中的作品已不足一卷(見卷四十五),今存者以收入《文選》卷五十六的《座右銘》最爲有名。 治學方面,曾與著名學者王符、竇章、馬融、張衡等問學或交遊,精通天文、曆法、京房易學,後來又從東郡發乾縣獄吏學習禮學,可謂"專心好學,雖顛沛必於是。" 崔瑗父親崔駰、兒子崔寔 、侄子崔烈都是著名的學者,《後漢書·崔駰傳》稱:"崔氏世有美才,兼以沉淪典籍,遂爲儒家文林。"可惜存世之作不多,以致各種文學史著作很少論及,近年出版的《劍橋中國文學史》用較大篇幅介紹了崔氏家族的文學成就,值得注意。

邊讓

邊讓(?—197?),漢末辭賦家。字文禮,陳留浚儀(今河南開封)人。少年聰明博學,能文善賦。大將軍何進聞名欲闢之,恐不至,假借軍事之名徵召至京,封爲令史。何進以禮見之,時賓客滿坐,莫不羨其風采。議郎蔡邕亦深敬之,以爲邊讓才高過人,應任高職。後以高才屢次擢進,遷出爲九江太守。漢獻帝時王室大亂,邊讓去官還鄉。恃才氣不肯屈事曹操,且多輕侮之言。後因有鄉人在曹操面前陷害他,被陳留郡官府所殺。作品今存《章華賦》(即《章華臺賦》)。

作品 (336)

步出夏門行 · 其四 · 龜雖壽 🔥

漢 - 曹操

白頭吟 🔥

漢 - 兩漢樂府

步出夏門行 · 其一 · 觀滄海 🔥

漢 - 曹操

短歌行 🔥

漢 - 曹操

報任安書

漢 - 司馬遷

古詩十九首 · 行行重行行 🔥

漢 - 無名氏

古詩十九首 · 青青河畔草 🔥

漢 - 無名氏

古詩十九首 · 庭中有奇樹 🔥

漢 - 無名氏

古詩十九首 · 迢迢牽牛星 🔥

漢 - 無名氏

古詩十九首 · 生年不滿百 🔥

漢 - 無名氏

古詩爲焦仲卿妻作 · 孔雀東南飛 🔥

漢 - 兩漢樂府

長歌行 🔥

漢 - 兩漢樂府

古詩十九首 · 青青陵上柏 🔥

漢 - 無名氏

古詩十九首 · 今日良宴會 🔥

漢 - 無名氏

古詩十九首 · 西北有高樓 🔥

漢 - 無名氏

古詩十九首 · 涉江採芙蓉

漢 - 無名氏

古詩十九首 · 明月皎夜光

漢 - 無名氏

古詩十九首 · 冉冉孤生竹 🔥

漢 - 無名氏

古詩十九首 · 回車駕言邁 🔥

漢 - 無名氏

古詩十九首 · 東城高且長 🔥

漢 - 無名氏

古詩十九首 · 驅車上東門 🔥

漢 - 無名氏

古詩十九首 · 去者日以疏 🔥

漢 - 無名氏

古詩十九首 · 凜凜歲雲暮

漢 - 無名氏

古詩十九首 · 孟冬寒氣至

漢 - 無名氏

古詩十九首 · 客從遠方來

漢 - 無名氏

古詩十九首 · 明月何皎皎 🔥

漢 - 無名氏

大風歌

漢 - 劉邦

陌上桑 🔥

漢 - 無名氏

上邪 🔥

漢 - 無名氏

定情詩

漢 - 繁欽

史記 · 三十世家 · 陳涉世家

漢 - 司馬遷

蒿里行 🔥

漢 - 曹操

薤露行

漢 - 曹操

李延年歌 🔥

漢 - 李延年

過秦論 🔥

漢 - 賈誼

上林賦

漢 - 司馬相如

秋風辭 🔥

漢 - 劉徹

墨子 · 魯問第四十九

漢 - 戴聖

團扇詩

漢 - 班婕妤

胡笳十八拍 🔥

漢 - 蔡琰

上山採蘼蕪

漢 - 無名氏

七哀詩三首 🔥

漢 - 王粲

戰國策 · 蘇秦以連橫說秦 🔥

漢 - 劉向

戰國策 · 范雎說秦王

漢 - 劉向

戰國策 · 鄒忌諷齊王納諫 🔥

漢 - 劉向

戰國策 · 馮諼客孟嘗君 🔥

漢 - 劉向

戰國策 · 觸龍說趙太后 🔥

漢 - 劉向

戰國策 · 唐雎不辱使命 🔥

漢 - 劉向

戰國策 · 樂毅報燕王書

漢 - 劉向

戰國策 · 趙且伐燕

漢 - 劉向

戰國策 · 唐雎說信陵君

漢 - 劉向

十五從軍徵 🔥

漢 - 無名氏

江南

漢 - 兩漢樂府

贈從弟 🔥

漢 - 劉楨

誡兄子嚴、敦書 🔥

漢 - 馬援

答蘇武書

漢 - 李陵

室思 🔥

漢 - 徐幹

答劉楨 🔥

漢 - 徐幹

於清河見挽船士新婚與妻別詩 🔥

漢 - 徐幹

情詩 🔥

漢 - 徐幹

董嬌饒

漢 - 宋子侯

楚辭 · 九思 · 其一 · 逢尤

漢 - 王逸

楚辭 · 九思 · 其二· 怨上

漢 - 王逸

楚辭 · 九思 · 其三 · 疾世

漢 - 王逸

楚辭 · 九思 · 其四 · 憫上

漢 - 王逸

楚辭 · 九思 · 其五 · 遭厄

漢 - 王逸

楚辭 · 九思 · 其六 · 悼亂

漢 - 王逸

楚辭 · 九思 · 其七 · 傷時

漢 - 王逸

楚辭 · 九思 · 其八 · 哀歲

漢 - 王逸

楚辭 · 九思 · 其九 · 守志

漢 - 王逸

楚辭 · 九懷 · 其一 · 匡機

漢 - 王褒

楚辭 · 九懷 · 其二 · 通路

漢 - 王褒

楚辭 · 九懷 · 其三 · 危俊

漢 - 王褒

楚辭 · 九懷 · 其四 · 昭世

漢 - 王褒

楚辭 · 九懷 · 其五 · 尊嘉

漢 - 王褒

楚辭 · 九懷 · 其六 · 蓄英

漢 - 王褒

楚辭 · 九懷 · 其七 · 思忠

漢 - 王褒

楚辭 · 九懷 · 其八 · 陶壅

漢 - 王褒

楚辭 · 九懷 · 其九 · 株昭

漢 - 王褒

羽林郎

漢 - 辛延年

答秦嘉詩

漢 - 徐淑

楚辭 · 七諫 · 其一 · 初放

漢 - 東方朔

楚辭 · 七諫 · 其二 · 沉江

漢 - 東方朔

楚辭 · 七諫 · 其三 · 怨世

漢 - 東方朔

楚辭 · 七諫 · 其四 · 怨思

漢 - 東方朔

楚辭 · 七諫 · 其五 · 自悲

漢 - 東方朔

楚辭 · 七諫 · 其六 · 哀命

漢 - 東方朔

楚辭 · 七諫 · 其七 · 謬諫

漢 - 東方朔

楚辭 · 哀時命

漢 - 莊忌

同聲歌

漢 - 張衡

四愁詩

漢 - 張衡

舂歌

漢 - 戚夫人

悲憤詩二章(其一) 🔥

漢 - 蔡琰

楚辭 · 惜誓

漢 - 賈誼

楚辭 · 九嘆 · 其一 · 逢紛

漢 - 劉向

楚辭 · 九嘆 · 其二 · 離世

漢 - 劉向

楚辭 · 九嘆 · 其三 · 怨思

漢 - 劉向

楚辭 · 九嘆 · 其四 · 遠逝

漢 - 劉向

楚辭 · 九嘆 · 其五 · 惜賢

漢 - 劉向

楚辭 · 九嘆 · 其六 · 憂苦

漢 - 劉向

楚辭 · 九嘆 · 其七 · 愍命

漢 - 劉向

楚辭 · 九嘆 · 其八 · 思古

漢 - 劉向

楚辭 · 九嘆 · 其九 · 遠遊

漢 - 劉向

上之回

漢 - 兩漢樂府

戰城南

漢 - 兩漢樂府

有所思

漢 - 兩漢樂府

臨高臺

漢 - 兩漢樂府

東門行 🔥

漢 - 兩漢樂府

婦病行

漢 - 兩漢樂府

豔歌何嘗行

漢 - 兩漢樂府

怨詩行

漢 - 兩漢樂府

悲歌 🔥

漢 - 兩漢樂府

古歌 🔥

漢 - 兩漢樂府

雞鳴歌

漢 - 兩漢樂府

古豔歌

漢 - 兩漢樂府

楚辭 · 招隱士

漢 - 淮南小山

說文解字 · 序 🔥

漢 - 許慎

論貴粟疏

漢 - 晁錯

史記 · 七十列傳 · 遊俠列傳 🔥

漢 - 司馬遷

訣別書

漢 - 卓文君

戰國策 · 魯共公擇言

漢 - 劉向

戰國策 · 齊宣王見顏斶 🔥

漢 - 劉向

飲馬長城窟行 🔥

漢 - 陳琳

治安策

漢 - 賈誼

飲馬長城窟行 🔥

漢 - 兩漢樂府

禮記 · 王制

漢 - 戴聖

禮記 · 文王世子

漢 - 戴聖

禮記 · 禮運

漢 - 戴聖

苦寒行 🔥

漢 - 曹操

禮記 · 玉藻

漢 - 戴聖

相逢行

漢 - 兩漢樂府

刺世疾邪賦 🔥

漢 - 趙壹

淮南鴻烈集解 · 塞翁失馬

漢 - 劉安

上書諫獵

漢 - 司馬相如

戰國策 · 莊辛論倖臣

漢 - 劉向

史記 · 十二本紀 · 高祖本紀

漢 - 司馬遷

畫蛇添足

漢 - 劉向

獄中上樑王書

漢 - 鄒陽

戰國策 · 司馬錯論伐蜀

漢 - 劉向

戰國策 · 趙威後問齊使

漢 - 劉向

戰國策 · 魯仲連義不帝秦

漢 - 劉向

史記 · 七十列傳 · 管晏列傳

漢 - 司馬遷

史記 · 太史公自序

漢 - 司馬遷

文帝議佐百姓詔

漢 - 劉恆

景帝令二千石修職詔

漢 - 劉啓

武帝求茂才異等詔

漢 - 劉徹

尚德緩刑書

漢 - 路溫舒

報孫會宗書

漢 - 楊惲

光武帝臨淄勞耿弇

漢 - 劉秀

淮南子 · 汜論訓

漢 - 劉安

採葵莫傷根

漢 - 無名氏

蘇武詩四首 · 其一

漢 - 無名氏

留別妻

漢 - 蘇武

蘇武詩四首 · 其三

漢 - 無名氏

史記 · 十二本紀 · 五帝本紀

漢 - 司馬遷

史記 · 十二本紀 · 夏本紀

漢 - 司馬遷

史記 · 十二本紀 · 殷本紀

漢 - 司馬遷

史記 · 十二本紀 · 周本紀

漢 - 司馬遷

史記 · 十二本紀 · 秦本紀

漢 - 司馬遷

史記 · 十二本紀 · 秦始皇本紀

漢 - 司馬遷

史記 · 十二本紀 · 項羽本紀

漢 - 司馬遷

史記 · 十二本紀 · 呂太后本紀

漢 - 司馬遷

史記 · 十二本紀 · 孝文本紀

漢 - 司馬遷

史記 · 十二本紀 · 孝景本紀

漢 - 司馬遷

史記 · 十二本紀 · 孝武本紀

漢 - 司馬遷

史記 · 十表 · 三代世表

漢 - 司馬遷

史記 · 十表 · 十二諸侯年表

漢 - 司馬遷

史記 · 十表 · 六國年表

漢 - 司馬遷

史記 · 十表 · 秦楚之際月表

漢 - 司馬遷

史記 · 十表 · 漢興以來諸侯王年表

漢 - 司馬遷

史記 · 十表 · 高祖功臣侯者年表

漢 - 司馬遷

史記 · 十表 · 惠景間侯者年表

漢 - 司馬遷

史記 · 十表 · 建元以來侯者年表

漢 - 司馬遷

史記 · 十表 · 建元已來王子侯者年表

漢 - 司馬遷

史記 · 十表 · 漢興以來將相名臣年表

漢 - 司馬遷

史記 · 八書 · 禮書

漢 - 司馬遷

史記 · 八書 · 樂書

漢 - 司馬遷

史記 · 八書 · 律書

漢 - 司馬遷

史記 · 八書 · 曆書

漢 - 司馬遷

史記 · 八書 · 天官書

漢 - 司馬遷

史記 · 八書 · 封禪書

漢 - 司馬遷

史記 · 八書 · 河渠書

漢 - 司馬遷

史記 · 八書 · 平準書

漢 - 司馬遷

史記 · 三十世家 · 吳太伯世家

漢 - 司馬遷

史記 · 三十世家 · 齊太公世家

漢 - 司馬遷

史記 · 三十世家 · 魯周公世家

漢 - 司馬遷

史記 · 三十世家 · 燕召公世家

漢 - 司馬遷

史記 · 三十世家 · 管蔡世家

漢 - 司馬遷

史記 · 三十世家 · 陳杞世家

漢 - 司馬遷

史記 · 三十世家 · 衛康叔世家

漢 - 司馬遷

史記 · 三十世家 · 宋微子世家

漢 - 司馬遷

史記 · 三十世家 · 晉世家

漢 - 司馬遷

史記 · 三十世家 · 楚世家

漢 - 司馬遷

史記 · 三十世家 · 越王勾踐世家

漢 - 司馬遷

史記 · 三十世家 · 鄭世家

漢 - 司馬遷

史記 · 三十世家 · 趙世家

漢 - 司馬遷

史記 · 三十世家 · 魏世家

漢 - 司馬遷

史記 · 三十世家 · 韓世家

漢 - 司馬遷

史記 · 三十世家 · 田敬仲完世家

漢 - 司馬遷

史記 · 三十世家 · 孔子世家

漢 - 司馬遷

史記 · 三十世家 · 外戚世家

漢 - 司馬遷

史記 · 三十世家 · 楚元王世家

漢 - 司馬遷

史記 · 三十世家 · 荊燕世家

漢 - 司馬遷

史記 · 三十世家 · 齊悼惠王世家

漢 - 司馬遷

史記 · 三十世家 · 蕭相國世家

漢 - 司馬遷

史記 · 三十世家 · 曹相國世家

漢 - 司馬遷

史記 · 三十世家 · 留侯世家

漢 - 司馬遷

史記 · 三十世家 · 陳丞相世家

漢 - 司馬遷

史記 · 三十世家 · 絳侯周勃世家

漢 - 司馬遷

史記 · 三十世家 · 梁孝王世家

漢 - 司馬遷

史記 · 三十世家 · 五宗世家

漢 - 司馬遷

史記 · 三十世家 · 三王世家

漢 - 司馬遷

史記 · 七十列傳 · 伯夷列傳

漢 - 司馬遷

史記 · 七十列傳 · 老子韓非列傳

漢 - 司馬遷

史記 · 七十列傳 · 司馬穰苴列傳

漢 - 司馬遷

史記 · 七十列傳 · 孫子吳起列傳

漢 - 司馬遷

史記 · 七十列傳 · 伍子胥列傳

漢 - 司馬遷

史記 · 七十列傳 · 商君列傳

漢 - 司馬遷

史記 · 七十列傳 · 蘇秦列傳

漢 - 司馬遷

史記 · 七十列傳 · 張儀列傳

漢 - 司馬遷

史記 · 七十列傳 · 樗裏子甘茂列傳

漢 - 司馬遷

史記 · 七十列傳 · 穰侯列傳

漢 - 司馬遷

史記 · 七十列傳 · 白起王翦列傳

漢 - 司馬遷

史記 · 七十列傳 · 孟子荀卿列傳

漢 - 司馬遷

史記 · 七十列傳 · 孟嘗君列傳

漢 - 司馬遷

史記 · 七十列傳 · 平原君虞卿列傳

漢 - 司馬遷

史記 · 七十列傳 · 魏公子列傳

漢 - 司馬遷

史記 · 七十列傳 · 春申君列傳

漢 - 司馬遷

史記 · 七十列傳 · 範睢蔡澤列傳

漢 - 司馬遷

史記 · 七十列傳 · 樂毅列傳

漢 - 司馬遷

史記 · 七十列傳 · 廉頗藺相如列傳

漢 - 司馬遷

史記 · 七十列傳 · 田單列傳

漢 - 司馬遷

史記 · 七十列傳 · 魯仲連鄒陽列傳

漢 - 司馬遷

史記 · 七十列傳 · 屈原賈生列傳

漢 - 司馬遷

史記 · 七十列傳 · 呂不韋列傳

漢 - 司馬遷

史記 · 七十列傳 · 刺客列傳

漢 - 司馬遷

史記 · 七十列傳 · 李斯列傳

漢 - 司馬遷

史記 · 七十列傳 · 蒙恬列傳

漢 - 司馬遷

史記 · 七十列傳 · 張耳陳餘列傳

漢 - 司馬遷

史記 · 七十列傳 · 魏豹彭越列傳

漢 - 司馬遷

史記 · 七十列傳 · 黥布列傳

漢 - 司馬遷

史記 · 七十列傳 · 淮陰侯列傳

漢 - 司馬遷

史記 · 七十列傳 · 韓信盧綰列傳

漢 - 司馬遷

史記 · 七十列傳 · 田儋列傳

漢 - 司馬遷

史記 · 七十列傳 · 樊酈滕灌列傳

漢 - 司馬遷

史記 · 七十列傳 · 張丞相列傳

漢 - 司馬遷

史記 · 七十列傳 · 酈生陸賈列傳

漢 - 司馬遷

史記 · 七十列傳 · 傅靳蒯成列傳

漢 - 司馬遷

史記 · 七十列傳 · 劉敬叔孫通列傳

漢 - 司馬遷

史記 · 七十列傳 · 季布欒佈列傳

漢 - 司馬遷

史記 · 七十列傳 · 袁盎晁錯列傳

漢 - 司馬遷

史記 · 七十列傳 · 張釋之馮唐列傳

漢 - 司馬遷

史記 · 七十列傳 · 萬石張叔列傳

漢 - 司馬遷

史記 · 七十列傳 · 田叔列傳

漢 - 司馬遷

史記 · 七十列傳 · 扁鵲倉公列傳

漢 - 司馬遷

史記 · 七十列傳 · 吳王濞列傳

漢 - 司馬遷

史記 · 七十列傳 · 魏其武安侯列傳

漢 - 司馬遷

史記 · 七十列傳 · 韓長孺列傳

漢 - 司馬遷

史記 · 七十列傳 · 李將軍列傳

漢 - 司馬遷

史記 · 七十列傳 · 匈奴列傳

漢 - 司馬遷

史記 · 七十列傳 · 衛將軍驃騎列傳

漢 - 司馬遷

史記 · 七十列傳 · 南越列傳

漢 - 司馬遷

史記 · 七十列傳 · 東越列傳

漢 - 司馬遷

史記 · 七十列傳 · 朝鮮列傳

漢 - 司馬遷

史記 · 七十列傳 · 西南夷列傳

漢 - 司馬遷

史記 · 七十列傳 · 司馬相如列傳

漢 - 司馬遷

史記 · 十列傳 · 淮南衡山列傳

漢 - 司馬遷

史記 · 七十列傳 · 循吏列傳

漢 - 司馬遷

史記 · 七十列傳 · 汲鄭列傳

漢 - 司馬遷

史記 · 七十列傳 · 儒林列傳

漢 - 司馬遷

史記 · 七十列傳 · 酷吏列傳

漢 - 司馬遷

史記 · 七十列傳 · 大宛列傳

漢 - 司馬遷

史記 · 七十列傳 · 佞幸列傳

漢 - 司馬遷

史記 · 七十列傳 · 滑稽列傳

漢 - 司馬遷

史記 · 七十列傳 · 日者列傳

漢 - 司馬遷

史記 · 七十列傳 · 龜策列傳

漢 - 司馬遷

史記 · 七十列傳 · 貨殖列傳

漢 - 司馬遷

史記 · 七十列傳 · 太史公自序

漢 - 司馬遷

天地

漢 - 劉徹

日出入

漢 - 兩漢樂府

天馬二首 · 其一

漢 - 劉徹

天馬二首 · 其二

漢 - 劉徹

天門

漢 - 兩漢樂府

青陽

漢 - 兩漢樂府

景星

漢 - 兩漢樂府

華曄曄

漢 - 劉徹

朱鷺

漢 - 兩漢樂府

戰城南

漢 - 兩漢樂府

巫山高

漢 - 兩漢樂府

上陵

漢 - 兩漢樂府

雉子班

漢 - 兩漢樂府

東光

漢 - 兩漢樂府

薤露

漢 - 兩漢樂府

蒿里

漢 - 兩漢樂府

七日夜女歌 · 其一

漢 - 兩漢樂府

七日夜女歌 · 其二

漢 - 兩漢樂府

傷歌行

漢 - 兩漢樂府

匈奴歌

漢 - 兩漢樂府

師曠論學

漢 - 劉向

孔子閒居第二十九

漢 - 戴聖

說苑·政理 🔥

漢 - 劉向

治國第四十八

漢 - 劉向

申鑑·政體第一

漢 - 荀悅

韓詩外傳

漢 - 韓嬰

應間

漢 - 張衡

申鑑·俗嫌

漢 - 荀悅

淮南子.泰族訓

漢 - 劉安

鹽鐵論-憂邊第十二

漢 - 桓寬

申鑑·政體第一

漢 - 荀悅

竹扇賦

漢 - 班固

淮南子 · 主術訓

漢 - 劉安

論衡 · 別通

漢 - 王充

論衡 · 實知

漢 - 王充

論衡 · 超奇篇

漢 - 王充

論衡 · 卷二十八 · 書解篇

漢 - 王充

漢書 · 紀 · 宣帝紀

漢 - 班固

鹽鐵論 · 後刑第三十四

漢 - 桓寬

鳳求凰

漢 - 司馬相如

筆論

漢 - 蔡邕

史記 · 七十列傳 · 仲尼弟子列傳

漢 - 司馬遷

文王世子第八

漢 - 戴聖

高帝求賢詔

漢 - 劉邦

周亞夫軍細柳

漢 - 司馬遷

荊軻刺秦王

漢 - 劉向

廉頗藺相如列傳

漢 - 司馬遷

蘇武傳(節選)

漢 - 班固

鴻門宴

漢 - 司馬遷

大道之行也

漢 - 戴聖

黃帝內經 · 素問 · 上古天真論 🔥

漢 - 無名氏

黃帝內經 · 素問 · 四氣調神大論 🔥

漢 - 無名氏

黃帝內經 · 素問 · 陰陽應象大論 🔥

漢 - 無名氏

黃帝內經 · 素問 · 五運行大論

漢 - 無名氏

雖有嘉餚

漢 - 戴聖

過秦論(節選)

漢 - 賈誼

項羽之死

漢 - 司馬遷

西門豹治鄴

漢 - 褚少孫